中国彩电企业赢在终端
对于国内彩电产业,特别是海信、TCL、康佳、长虹、海尔、创维、厦华几大彩电民族军团,如何在外资企业大量占有“平板电视”上游资源的产业格局下,实现产业转型、品牌二次创业拥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心。
在平板彩电时代,无论是等离子技术还是液晶技术,上游屏幕资源在整体产业链中均处于核心地位。没有屏幕就不能造彩电,更谈不上竞争力。即便购买了屏幕,国内彩电企业和外资巨头相比,一个屏幕资源是购买的,一个是自己生产的,二者的竞争力也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在大量采购屏幕资源为生的背景下,国内彩电企业的终端产品大部分利润空间(超过60%)被屏幕企业吸收,呈现出产业价值真空化以及产业链地位“打工仔化”的局面。
在屏幕资源受制于人的背景下,众多行业分析人士对国内彩电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极大的担心。甚至断言,在没有国家强力支持的情况下,国内彩电产业将重蹈“手机产业”没落的覆辙。对于这种论调,笔者窃认为是完全不合理,也不和实际的。且不说国内手机产业是不是真的没落了,但是平板产业的发展国内彩电企业也不会彻底属于洋品牌。
平板电视普及的过去五年间,国内彩电厂商的确过的有些艰辛。其主要城市市场占有率在07年一度降低到不足30%(这一数字已经在09年第一季度逆转成接近70%)。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五年期间,国内民族彩电企业取得的成绩。包括功能创新、产业创新以及市场创新等方面的成果。
事实证明,经过超过50年的产业技术积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市场经济条件的打磨,国内彩电企业虽然上不具有向外资巨头那样的整体实力,但是无论是在市场经验、品牌价值、技术研发实力还是在资金能力上均获得了很大的提升。类似于海信LED电视、TCL摄像电视、海尔模卡电视、创维酷开、长虹乐教电视等各种多媒体电视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海信液晶模组、长虹等离子屏幕、TCL康佳液晶模组等上游产业链建设也不断开花:事实上,外资巨头发起的平板转型的确令国内彩电企业措手不及,但是依靠几十年的积累,民族彩电企业今天有能力在五六年的时间,完成原来CRT时代要经过二十年的“追赶”过程。
在这场彩电产业的升级、转型变革中,我们及应该看到有传统CRT技术彩电到平板技术的转型,我们也应该看到由原来单一功能的电视产品,到现在的多种功能4C融合的彩电产品的技术转型、应用转型,以及模拟彩电向数字彩电的转型。如果说在平板技术这条路线上民族彩电企业的追赶已经初见成效,那么在彩电产品4C化数字化的趋势上,国内彩电企业则一直是产业的领导者。
首先,基于我们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数字电视技术使得外资巨头在未来的数字电视市场竞争中必须依仗我们的技术成果和硬件产品。这一技术在未来将成为国家强制性的准入条件之一。独立自主的数字电视标准时国内彩电企业抵御外资巨头垄断的第一个法宝。
第二,彩电产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4C化,即数字广播电视、互联网、3G第三代无线通信和宽带技术以及内容四个方面的融合一体化以及联合运营上,国内彩电企业的领先优势格外突出。从最早的海尔流媒体电视、到创维酷开电视、长虹TV2.0理念、TCL摄像电视,再到09年初海信推出的蓝媒互联网电视。在以应用和内容为核心的彩电产业4C化转型中,国内民族彩电军团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