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从技术原理看PDP 等离子市场的发展策略谈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9-04-24 作者:Irene.JL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早在1964年7月份,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就提出了PDP即等离子体显示的概念,当然了,那时的样品仅仅是简单的发光点阵;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了一种5英寸100×100像素的AC式表面放电彩色PDP,这也是一项十足的进步。

    随着IT产业的发展,到了九十年代,世界最早的21英寸、分辨率达到640×480的26万全彩色PDP开始进入纽约的证券交易所,这标志着PDP电视进入商业化阶段;而后,开始出现了42英寸、852×480像素、色彩显示达到1677万色的大型全彩色宽屏PDP电视,这也标志着等离子电视第一次进入家用平板电视的行列。

    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PDP电视已经有了42、50、55、60英寸甚至103英寸的大屏显示设备,而等离子电视也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是一种前景极为广阔的大屏显示设备。

从技术原理看PDP

    我们先来看等离子体电视的技术原理,它简称PDP,全称是Plasma Display Panel,它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

    在介绍等离子体显示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大基础性的原理:

    气体原子发光原理

    在通常情况下.气体主要由不带电的粒子组成,也就是说,一个单独的气体分子包括了相同数量的质子(带正电)和电子(带负电),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保持着完美的平衡,所以原子的净电荷为零。而此时,原子处在最低的能级上,这种状态称为基态,基态是稳定态。

    但是,原子里的电子受到外部作用力激发时,就会产生高速运动,而在运动过程中,这些电子会与原子发生碰撞。此类碰撞就可以使原子吸收外界能量,从而发生能级跃迁,这样的话,原子便处在高于基态的激发态之上。

    我们还需要了解到,原子在激发态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此时原子便可以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辐射出光子,从而回到低激发态或基态,辐射出光子便是通常讲的发光,这种发光主要是紫外光,我们是看不见的。

    离子管发光原理

    我们知道,等离子体显示技术是以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的。

    而所谓等离子管,指的是PDP屏幕后两块有一定间距的玻璃基板四周经气密性封接,而形成的一个放电空间,通常也称作Cell。在这个放电空间内,我们一般给它充入氖、氩、氙等混合惰性气体,这些惰性气体也就工作媒介,它们很容易被电离。

    而在两块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则涂有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作激励电极,当向电极上加入电压时,每个等离子管中的放电空间内都会产生一个电场。在电场作用下,氖、氩等气体内部的电子就会很容易脱离原子或分子的束缚,形成带正、负电粒子的游离集合体,也就是通常讲的特殊的“电浆状态”,我们一般称之为等离子体。

    在产生的等离子体中,很多粒子都有很高的自由度,可以产生无数次的碰撞。于是,在中性原子与中性原子、中性原子与离子、中性原子与电子、离子与离子、甚至是离子与电子问都会产生碰撞并作用,从而使得等离子体发生着不断的游离、激发、弛豫及结合等动作。于是,在这些原子处在激发态时,就可以自发地辐射出光子来释放出能量,这便是等离子体在电场作用下的放电和发光的原理。

    下面我们再来看所谓的等离子体发光显示:

    咱们知道,PDP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通过在管子两端的激励电极上加入电压,使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惰性气体电离成为电浆状态,同时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而气体等离子体放电就可以产生紫外线。

    我们可以将等离子管看作是一个像素,而这些像素的明暗和颜色变化的组合,便可在上述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各种灰度和色彩的图像,为嘛呢?因为当紫外线激发涂有三原色荧光粉的荧光屏时,荧光屏就能发出红、绿、蓝等三原色可见光。而每一原色单元在实现256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便能够实现彩色显示,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等离子显像原理。

等离子显示设备面板结构图

    仅仅从技术原理看,我们就可以知道,PDP屏幕中等离子管的分别是平整均匀的,这就可以使得显示图像的中心和边缘完全一致,不会出现扭曲现象。于是,也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纯平面。而且其显示过程中没有电子束运动,还不需要借助于电磁场,因此外界的电磁场也不会对其产生干扰,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

    另外,PDP发光不需要背景光源,没有视角和亮度均匀性问题,也就可以实现了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而三基色共用同一个等离子管的设计也使其避免了聚焦和汇聚问题,能使得显示图像变得非常清晰。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