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重担一肩扛
蓝光播放机进入国内市场已经有几个年头了。然而,和高清平板电视机接近三千万台的市场保有量,每年千万台的销量相比,蓝光碟机国内市场拥有量不过10万台。虽然平板和蓝光主打的都是高清概念,但是二者的市场拓展速度不可同日而语。播放设备和显示设备市场化的不匹配已经成为国内消费者“高清”生活普及的最大瓶颈。
一个产业的兴起,总需要人来做播种者。但是在产业风险和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因素下,不是每个企业都会有勇气和责任来担当开拓者的角色。
在高清平板电视市场上,国内彩电企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部分时期甚至拥有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国有彩电军团,民族彩电企业无疑是过去几年,平板彩电市场能迅猛发展的建功立业者。而在蓝光市场,却缺乏国有军团的身影:虽然索尼、松下、先锋诸多企业也在国内市场推出了部分蓝光产品,但是却没有一家企业表现出快速的推动市场发展的动力。
在欧美市场,蓝光DVD的最低售价已经接近200美元,而国内市场这类产品的价格却至少在3000元人民币以上,甚至不乏五六千元的产品。按照一般的经济原理,作为“欠发达市场”的国内市场,更应该优先享有“低价”的权利:这一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更低。但是相反的事实告诉消费者,符合大众利益的“经济原理”并不符合一些厂家的自身利益。
2008年,国内蓝光市场一声春雷响起。作为我国唯一一家中央直属音视频企业的中国华录,率先打开了中国百姓看蓝光的大门。一款1999元的蓝光DVD不仅打破了外资巨头的价格垄断,更是创造了全球蓝光市场的“最低价”。
2009年3月,3.15前后,华录重拳出击,其最新款顶级产品在保持市场“最低价”的同时推出附赠三张蓝光碟片的让利活动。将顶级旗舰蓝光碟机的实际价格拉至接近两千元,显著低于市场同类产品动辄四五千元的价格。
2009年4月,当时间的分针转向五一这个“黄金”节点的时候。中国华录向国内蓝光市场再次发起全面的普及攻势。通过在普及型产品和最顶级产品上的双重让利、碟片附赠的方式,将国内蓝光DVD产品的最低实际价格拉至只有一千七百多元,售价不及市场同类外资品牌产品的一半!
在国内蓝光市场,中国华录的大手笔与索尼、松下的“小脚女人”似的“蜗行”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华录巨资投入蓝光产品普及化推广的背后是华录为此承担的巨大风险。蓝光DVD市场到底多大、能不能成功、成功后会不会成为“为他人做嫁衣”?这等一系列问题都对中国华录的决策者提出了考验。
在一系列问题上,中国华录认为,首先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百姓需要蓝光”。作为一家中央直属企业,华录有义务承担起推动“国内高清产业的进步”这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