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数字电影”的完美演出还有多远?

推动电影数字化的“隐形之手”是什么
来源:计算机世界 更新日期:2009-03-09 作者:尹一捷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电影数字化之手

  推动电影数字化的“隐形之手”,是人人都看得起电影的梦想,更是观影时奇妙丰富的感受。

  2008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了要在2012年实现数字影院70%的覆盖率的计划。而美国将在2014年实现全球播放数字电影,胶片电影将退出舞台。

  电影数字化背后的原动力在哪?某一天,如果不再用胶片拍摄电影,我们也不再观看胶片电影时,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节省成本

  在星美国际影城的放映室里,有间六七平方米的存储室,推门一看,胶片拷贝一层层地摞起来,其中的《路》就有4个圆盘。在存储室外,是一幅大海报,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胶片放映机的工作流程,一共有11条。如何倒片、如何码片路、如何检测……

  “一套流程下来,工作人员需要30~50分钟,每个厅还需要两个工作人员随时盯着,以防出现问题。”郑指着手边的胶片倒片台,工作人员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将多卷胶片拷贝用透明胶连接成A片与B片,在连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仔细地检查胶片是否有损坏。

  “如果实现了全数字电影的放映,整个放映室里也许就只需1名工作人员。”在星美国际影城与美嘉欢乐影城的放映室里,都能看到一个电脑显示屏,对各个放映厅的情况进行监控。一旦不再使用胶片拷贝后,仅仅将数字拷贝通过UBS接入服务器,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显示屏来实时监控放映厅情况。

  “去除繁复的工作流程,不仅工作效率会提高,放映人员也可以从六七名减少到一人,人力成本相应减少。”袁鑫表示,对影院而言,减少了人力开支。

  当然,最大的节约则是在电影的发行环节。“一个胶片拷贝需要8000到1万元不等,这笔费用制约了影片拷贝的发行数量。”黄群飞告诉记者,院线下的影院有高端有低端,有高票房也有低票房,这种限量的拷贝,常常是好影院得宠,比如好的影院可以拿到3个拷贝,但差的影院连一个拷贝都分不到。

  “全国有1000多个影院,但为节约拷贝费,发行商通常只给几百个拷贝,很多二级城市的影院只得长年放陈片、旧片。”影院拿不到拷贝只能向院线“抱怨”,作为院线管理者的黄群飞因此备感压力。

  最后,院线不得不接受发行商的考核:若影片不能超过规定票房,那么院线与影院共同分担拷贝费。在与影院进行协商后,最终达成协议,院线与影院各拿部分钱进行担保,这才使得拷贝不均的情况得到缓解。

  “有了数字电影,仅仅用硬盘拷贝,对于发行商可以说是零成本。由此而来,影院也不需要再像以往那样‘跑片子’了。”陈国伟认为,当数字影院全线普及后,整个电影产业的制作、发行以及放映成本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降低。与此同时,无磨损、无损耗的数字电影延续了影片播放的生命期,以后想在电影院里回顾几年前的老片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当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这一链条大幅削减了开支,看电影的老百姓能有多少实惠?如今,一张电影票50元~70元不等,要全价看电影,对于老百姓而言还是过高。因此,我们常常体会到,一到半价日,售票厅被围得水泄不通,对于像新世纪影院、新首都电影院这样的热门地方,周末上午排个“长龙”是经常的事情。

  “未来的电影票很有可能就是低价票了,到时候人人能看电影,时时都想看电影。”黄群飞认为,影院要不断地提升“服务”功能,除了硬件要好外,让大多数人都能进得了影院才是第一步。

 标签: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