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资集体步入衰退期 发展思路不明最堪忧
尽管日韩巨头始终声称“重视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加大投入”云云,但其新产品非“本土首发”即“北美上市”,在技术上的保护意识也依然根深蒂固。事实上,国内平板电视市场发展至今,中外品牌的产品在技术、品质甚至价格上几乎已经占据同一起跑线。而一向被冠以“高端”美誉的外资平板电视产品近来却成批量的出现质量问题,从夏普“黑屏”到东芝“竖线门”,洋巨头们必须反思:中国消费者不会永远为了个牌子去给“高价低质”的产品买单。否则,中国消费者近期接连的“受骗经历”或成见证日韩平板电视品牌集体性衰退时代逐渐到来的一个拐点!“液晶王”夏普的LCD电视目前在中国的占有率已经从2004年最辉煌时代的25%跌落至10%左右,落后于索尼、三星。事实证明,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人会永远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哪怕是夏普!夏普生产的液晶电视也不是全部使用自己的屏,也在使用台湾屏。那么,当品牌光环退去、技术不再领先时,日韩平板巨头们靠什么来应对中国本土同行的追赶甚至颠覆呢?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日韩企业对前卫技术的追求已经发展到了傲慢的地步,这实际上是对目前产品的不信任、缺乏合作意识的表现。自去年2月不断传出索尼与夏普合作的消息,索尼采购“液晶之父”大尺寸面板,看似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与此同时又始终致力于“像纸一样薄”的OLED及游戏机联网。与三星、夏普不同,索尼是3S中唯一不具备上游资源独立开发能力的企业,若OLED研发顺利且实现市场化,索尼则可以将液晶资源淘汰的损失轻松转嫁。但问题是OLED离普通消费者太远,致使索尼始终处于主流产品受制于人而替代品遥遥无期的被动局面。从液晶电视三强3S的分分和和以及它们在产品研发上的不确定,难以看到其发展策略上的主线。为了保住目前的市场地位又不得不前仰后瞻,结果就是整体发展路线的混乱、品牌定位的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