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并验证了总体拥有成本的定义后需要确定并验证典型的行业监控配置或基准运行情景。研究参与人员考虑并讨论了多种情景,包括小型办公室/室内监控情景(例如4-8个固定摄像机)、中型“主流”情景(例如室内和室外固定摄像机以及PTZ摄像机)和“大型站点”情景(多达几百个摄像机被部署在多个地理位置)。
研究发现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优点,大家一致认为应把中型情景视为基准情景,这对研究而言是最理想的选择(范围、复杂性),同时中型情景对IP或模拟监控系统而言都没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例如,好几个研究参与者都认为,“大型站点”情景对IP系统而言具有内在的成本优势。这是由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可能会利用共享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控制、视频和音频;此外大家认为所有IP网络系统在简化的远程“端到端”管理直至每个单独的摄像机位置方面占有优势。
下一步就是定义通用的中型主流运行基准情景,提供足够的可对比的框架来比较此前定义的两种成本分类和监控系统的单个成本要素。所选择的基准是中小型校园的监控系统。研究参与者定义并审查了“学校监控”基准,并进一步细分出系统要求、运行假设和独立的成本要素以形成结构化、无偏见的访问资料并进而收集成本数据。大家还认为,向研究参与者提供关于此基准的“需求建议书”(RFP)可以最有效地协助收集明确且公平的成本数据。
为了让比较尽可能公正,选择安装的摄像机的数量不论对模拟系统还是IP系统而言都没有优势可言。由于模拟系统一般都采用DVR输入接口上16个输入的整倍数,因此不能选择16、32或48。同时IP系统在17、33或49个输入方面占有优势。因此选择了40个摄像机对两种系统来说是比较公平的,同时也是一种常用的系统规模,这在访问当中得到了验证。收集研究参与者提供的成本信息时,参与者只需满足学校设施安装的“客户要求”即可。不安装任何已有摄像机,不存在任何已经准备就绪的布线或基础设施,例如,要求全部使用新的数据和电源布线。否则研究参与者可以自行选择设备,就配置、服务、升级等确定定价。需求建议书中列出了重点客户需求:
设施
·单栋建筑的学校
·已有建筑
摄像机的数量
·30个室内固定半球摄像机
·5个室外固定半球摄像机
·5个室外PTZ摄像机
·所有摄像机均为防爆型
录像
·1天录像12个小时
·4fps连续录像
·针对报警/视频移动侦测的15fps录像
·CIF分辨率
·录像保存12天
布线
·没有现存数据、同轴或电源布线
·网络交换机(布线柜)和/或多摄像机电源供应
·所有区域都需要通风(对于电缆布线,则要求填充型布线)
·数据布线要求采用Cat5e
·PoE交换机可以放在存储区域内,允许为网络摄像机提供少于250ft的PoE线缆
·从摄像机到DVR必须全部采用同轴电缆
监控位置和设备放置
·在标有“管理”标志的区域内的主要网络集线器和摄像机视图(监控器、服务器/DVR的位置)(这些代表多个办公室)。
·网络交换机(布线柜)和/或多摄像机电源可以放在图表的任何“灰色底纹”区域
其他
·无需特殊照明
·无需音频监控
下面是学校设施以及摄像机位置图纸:
图2 这个虚拟的学校建筑中共需安装40个摄像机,事先没有布线。
现在已经确定、验证并细化了基准运行情景,接下来就是为此前定义的两种成本类型确定并定义成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