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国内彩电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互联网电视的诞生——自国内市场出现4C融合、三网(有线电视网、通信网、互联网)融合的概念十年之后,在产品端广电市场终于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十一黄金周市场,以网络功能为主导的TCL P10系列彩电获得了销量“同比周增长超过12倍”的市场增幅,充分印证了这种新型产品的市场活力。
民族彩电竞争力之困
网络电视的奇迹走红“并非偶然”。消费产品市场一直是一个被消费者的“感受”牵着鼻子走的产业。以“眼见为实”为基本选购标准的消费者,对产品要求并不是工程师那种基于技术力量和性能参数的“理性概念”,而更像是艺术家创作作品所体验到的各种“精神感受”那种“感性概念”。能上网、能下载电影、看网络电视、能网上教育学习、能玩众多的游戏……这些实实在在的功能就是网络电视走红的根本原因。
然而,如果只是意识到网络电视的走红源于“对上了”消费者的胃口则对彩电企业毫无益处。国内彩电产业一直因“大而不强”而备受诟病。传统以价格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经营模式不能不说对不上消费者的胃口:价格更便宜肯定适合消费者的胃口。但是,这种经营方式之下形成的彩电产业却拥有者巨大的内伤。
09年年中,京东方以10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其与松下合资的CRT彩管厂的全部股份。这家名松下彩色显象管有限公司的企业截止2009年8月31日总资产4.3亿元,总负债3.1亿元,净资产1.2亿元,09年1-8月累计亏损7.46亿,并已于09年4月实际停产。目前这家原有五千余工人的企业只留下了几百人在做扫尾工作。
而同样是这家被松下象扔“烫手山芋”一样处理掉的公司,2005年还曾经投资1700万元用于导入一向节水环保改造项目。此项目在2006年2月,被北京工业促进局授予“北京循环经济先进企业”。同年3月,被中国投资协会评为“优质投资项目”。这个案例展示了一家以低成本制造为核心的企业如何在市场技术的逐渐进步下“变得一文不值”。
事实说明,低价格虽然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消费者需求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企业竞争力的“全部”,甚至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以苹果的笔记本和手机产品为例,市场价格远远在同类产品之上,甚至溢价程度高达一倍以上,在国内没有行货产品的背景下,依然能够“水货大受欢迎”。
到底在企业的竞争过程中什么样的实力是保值增值的,什么样的东西是会贬值的必须成为任何一家企业的经营者,深入思考的问题。对于恰处转型期间的国内彩电企业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07年第二财季,在国内平板彩电市场获得140%的销量增长的同时,国内彩电品牌液晶等平板产品销售的毛利居然降低到最低只有2%,部分企业净利润甚至陷入了亏损。而同时市场上销量逐步下滑的CRT产品却能保持8%以上的毛利水平,甚至一些新产品毛利高达20%以上。国内彩电产业普遍面临高端产品亏损、低端产品盈利的“本末倒置”。
构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平板电视上国内企业拿不出拥有竞争力的东西:主要材料全部靠采购、产品与外资品牌极度相似,因此只能以低价格迎合消费者。而低价格策略的结果则是“买一台赔一台,买得越多赔的越多”。彩电企业虽然获得了竞争的份额,但是却在竞争的本质:商业利益和企业的持续生存上陷入了巨大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