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日,由阜国提供技术支持的国产EVD宣布上市。期待已久的EVD首次亮相,业界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作为制造业链条上第一个“吃螃蟹”者,新科自告奋勇,生产了首批10万台EVD。为了赶在元旦的良辰吉日实现全国上市,新科甚至动用了昂贵的飞机空运。
国内最大的三个家电连锁企业国美、苏宁和大中则高调宣布进货,为EVD摇旗呐喊。
但对挑剔的消费者而言,EVD的首次亮相象征意义大于实质。它的价格太贵了,一台售价1980元,是DVD的两倍。更令人尴尬的是,市面上买不到EVD专用碟片,人们把它买回家后仍然只能看DVD和VCD碟片,为此阜国和新科不得不使其兼容DVD和VCD。而这样做依然绕不开3C、6C的专利壁垒,一切仿佛回到起点。
有机器没片源不行,EVD需要制片商的支持。国内的制片商还好说,国际制片商,特别是在全球娱乐产业拥有最大话语权的好莱坞制片商认不认可,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直到现在,这个问号仍然没有解开。事实上,EVD之所以步履艰难,片源始终是最大的障碍之一。
2004年1月18日,在EVD上市短短两个多星期后,凯诚高清宣布其HDV产品上市。随即上海晶晨又推出了HVD,一时间,国内高清标准之争甚嚣尘上。无形中分散了中国光盘产业的资源。立场鲜明的企业不得不分成三大流派,更多的企业选择了作壁上观。
到后来,为争当国家标准,EVD和HDV、HVD陷入了漫长的对攻,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三大阵营不仅没有对国际巨头形成合围包抄,还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
与此同时,EVD阵营内部也出现了“内讧”。2005年10月,郝杰想将阜国控股权转移至英国的“NME”公司,遭到张宝全反对,双方矛盾激化。2005年底,郝杰因侵占公司资产被拘,令危机四伏的EVD产业再遭重创。
2006年10月张宝全联合国美黄光裕重振EVD,成立了EVD联盟,并于年底推出中国20家主流厂家生产的40款EVD碟机,国美倾其渠道资源支持,但终因内容瓶颈,EVD依然没有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