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D业界的重组正在加速,特别是液晶霸主——夏普的动向尤为活跃。夏普2007年9月20日与PDP阵营的成员之一——先锋就业务合作及资本合作达成基本意向,12月21日又宣布与东芝将在相互供应液晶面板及半导体方面展开业务合作。2008年2月6日,在能够采用与液晶面板通用的薄膜技术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夏普又与东京电子共同成立了制造装置开发公司。2月26日索尼和夏普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合资建造10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2007年9月24日夏普与先锋决定业务及资金合作
据权威部门调查统计:大尺寸电视液晶面板从2009年起将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很可能形成买方市场。这是因为,日本、韩国及台湾液晶面板厂商在近半年内均决定投资建设的电视液晶面板工厂,到09年将相继投产,供应能力也将急速扩大。
因此,对于索尼是否能够与夏普签订液晶面板长期采购合同,业界存在怀疑的看法。但是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林秀介指出,“索尼曾表示在液晶电视份额的争夺上将一举甩开前三甲以下的企业,为此索尼很可能会从夏普采购面板,以‘确保弹药’充足”。同时林秀介还表示,“索尼打算将2008年度的全球液晶电视销售计划从1800万台扩大至2000万台,扩大的部分也可能会从夏普采购”。
另一方面,对于表示不仅仅依靠此前“龟山工厂”的优势,而要进行以电视液晶面板外销为业务支柱的战略转换的夏普而言,如果能够把在液晶电视市场上与其争夺份额首位的索尼吸收为大客户的话,其好处不可估量。可以说,与东芝之间的业务合作相比,夏普将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2007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排名:三星13.38%、索尼9.56%、飞利浦8.55%、夏普8.05%、LG6.82%、东芝4.28%与松下的2.96%。显然,在液晶电视市场上,三星是索尼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根据全球知名市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提供的最新数据,2007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突破8000万台,三星出货量高达1338万台,市场份额达17%,市场份额和销售金额双双居全球第一。而索尼的出货量只有956万台,比三星少342万台,市场份额只占12%,比三星落后5个百分点。三星已连续三年名列全球第一,而且和索尼的差距在加大中。
而从2007年第四季度的销售业绩来看,索尼在北美市场的出货量居然超过了三星。不过目前阻止索尼保持良好电视销售势头的最大问题是面板供应不足。索尼三星、夏普不同,索尼是液晶电视液晶三强3S中唯一不具备液晶电视面板制造能力的公司,面板来源主要依靠同三星合作的S-LCD和台湾屏。由于去年液晶电视面板供应紧俏,索尼也受到了一定的掣肘,2008年面板还要持续紧俏,而索尼液晶电视的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500万台,仅凭现有的S-LCD和台湾屏,已无法满足索尼的需求,而选择作为全球最大液晶面板生产线拥有者的夏普合作,以期获得稳定的面板供应,是明智的决策。而在3S的特殊关系中,由夏普三星提供面板供应的索尼能否脱颖而出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