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板电视产品连年地推陈出新,价格基本保持着半年一大跌的规律。虽然让无数消费者都买到了比较心仪的产品,但上游厂商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优胜劣汰的最原始规律在现今世界中表现得更为直白惨烈。而以领导全球平板电视技术发展的日本,自平板电视诞生以来就在各大核心厂商之间展开着激烈的竞争。直到2007年年末,这样的竞争姿态已从单品牌发展到了多品牌的大规模集团竞争。
2007年12月21日,夏普和东芝宣布已就相互供应液晶面板及半导体产品达成合作协议。合作内容为:2010年度夏普从东芝采购约50%的液晶电视用系统LSI,东芝从夏普采购约40%的32英寸以上电视用液晶模块,并以此为目标从08年度开始扩大产品的相互供应。
2007年12月25日,松下电器产业、佳能和日立制作所三家公司就液晶面板业务基本达成了全面合作协议。根据作协议,日立的全资子公司日立显示器将变更资本构成。2008年3月31日之前,松下电器和佳能将分别取得该公司24.9%的股票,日立继续持有50.2%的股票。第二阶段,佳能将取得一半以上的股票。目前,日立显示器正在从事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生产以及有机EL面板的开发。佳能希望实现单反数码相机及办公用相机产品等使用的中小尺寸面板的稳定采购。08年2月29日,佳能与日立已正式签署液晶面板业务合作协议。
生产电视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IPS Alpha Technology也计划变更出资比例。生产电视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的IPS Alpha Technology也将变更出资比例。目前的出资比例为,日立显示器50%、松下电器产业30%、东芝15%,DBJ新产业创造投资事业工会2%、佳能2%、其他为1%。将来松下电器计划取得一半以上的股份。松下电器还将重点推进IPS Alpha二期工厂的建设,以强化液晶面板业务。
2008年1月25日,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已决定于近期撤出电视液晶面板业务。目前持有与韩国LG电子合资的韩国LG飞利浦LCD的19.9%的股票。预定出售这部分股票的一多半。时间尚未确定,该公司表示“将在股票行情恢复后再出售”。飞利浦公司正在将业务的重点向保健及照明等领域转移,计划在撤出液晶面板业务后,进一步强化这些业务。
2008年2月21日,继索尼宣布全面停产背投电视的研发及生产后,索尼宣布投资约220亿日元以生产20英寸级有机EL面板。索尼将在索尼移动显示公司东浦业务所(爱知县东浦町,原STLCD)安装生产大中型有机EL面板的设备。08年度下半年开始投资,09年度开始生产。
2008年2月26日夏普和索尼签订了共同建立大尺寸液晶面板和模块的生产及销售合资公司的“意向确认书”,并于当日在东京联合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夏普代表董事社长片山干雄和索尼代表董事社长中钵良治亲自登台发布。
2008年2月26日索尼和夏普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合资建造10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与品牌影响力世界第一的索尼进行合作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切磋交流
首先登台说明的是夏普社长片山先生,双方达成的协议共识包括4点:2009年4月前后成立液晶面板合资公司;面板工厂建设出资比率为夏普66%,索尼34%;大阪府堺市的新工厂建成后将在2009年度内投产;该工厂生产的面板和模块根据出资比率分别向夏普和索尼供应。
片山先生表示:“此次成立合资面板公司是液晶电视“跨入新时代的象征。通过在堺市推进的21世纪型联合制造基地,将超越企业间的界线与世界顶级的 索尼公司进行紧密合作,从而在产品质量和画质方面让日本的液晶产业实现飞跃性革新。此举将促进日本液晶产业的进一步强化。另外,夏普通过与索尼的合资,将使得电视机业务进一步发展为核心业务。”最后片山先生总结说:“与品牌影响力世界第一的索尼相互切磋交流,各自推出自己的优秀产品,为世界做出贡献”。
与夏普合作有助与索尼成为世界第一电视机厂商
接着,索尼的中钵社长做了说明:“在索尼的电视机业务的供应链中,一直存在面板的稳定供应问题,因此决定与夏普合资建厂,有助于索尼实现在2008年全球1亿台的电视机市场中占有15~20%的市场份额,力争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电视机厂商。
关于2004年与韩国三星电子合资建立的液晶面板制造公司,S-LCD。中钵先生表示:“S-LCD的第7代及第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继续作为现有索尼主力产品,32英寸及未来的52英寸面板的核心供应基地”。与此同时,“为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作为另一个核心供应基地,索尼选择了夏普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中钵先生指出:“大阪府堺市的第10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主要供应40英寸面板,加上S-LCD生产的面板,将能够确保更多尺寸、更具有成本竞争力的面板供应。”
此次索尼与夏普两家合资的第10代液晶面板工厂的生产能力为月产72000张(按投放的玻璃基板换算)。按照夏普66%索尼34%的投资比例计算,夏普将获得47520张/月,索尼将获得24480张/月的面板。夏普此前已经宣布向东芝和先锋销售液晶面板,估计4万7520张/月中,除夏普自己的电视机使用外,还将供应给这些公司。
笔者点评:夏普社长片山先生以“切磋交流”来形容这次与索尼共建立面板厂的合作,足以看出夏普对于索尼这位液晶电视领域的“后起之秀”的足够敬意。身为“液晶之父”的夏普也深刻感受到索尼在电视制造领域强大实力,此次合作即为夏普面板出口又寻找到了一位超级大客户而且还能在不断“切磋”得到更多驱动电路方面的交流合作;而索尼为了再现CRT时代的辉煌与夏普进行积极合作来寻找更多的液晶面板供给,两家的合作可谓精诚所至。
Q:夏普此前表示投资3800亿日元购买土地和建造液晶面板工厂。此次通过与索尼合资,又追加投建模块工厂,刚才发布两公司的投资分担为夏普2/3、索尼1/3,请问包括液晶面板工厂和模块工厂在内,整体金额具体是多少?
夏普片山:2007年7月公布的投资金额包括土地和液晶面板工厂在内为3800亿日元。此次两公司的出资总额中,除了土地费用外,还包括液晶模块工厂的建设费用。具体金额今后将协商确定。
Q:夏普此前表示投资3800亿日元购买土地和投建液晶面板堺工厂。此次通过与索尼合资,又追加投建模块工厂,刚才发布两公司的投资分担为夏普2/3、索尼1/3,请问包括液晶面板工厂和模块工厂在内,整体金额具体是多少?
夏普片山:2007年7月公布的投资金额包括土地和液晶面板工厂在内为3800亿日元。此次两公司的出资总额中,除了土地费用外,还包括液晶模块工厂的建设费用。具体金额今后将协商确定。
Q:决定合资的理由是否包括减轻投资负担?
夏普片山:今后液晶电视将在全球将形成巨大市场,投建液晶电视面板工厂,我们觉得与夏普单挑相比,与索尼合作的方式更便于投资。
Q:索尼准备投资韩国三星电子的第8代B生产线吗?今后如果其他公司也有第10代液晶面板工厂的建设计划的话,索尼会不会参加?
索尼中钵:三星的第8代B生产线是否建造还没有决定。也没有准确的消息。关于与其他公司共建第10代线的问题,如今只是在准备与夏普开始合作,今后如果有需求而且又有成本竞争力的话,我觉得还是值得考虑的。
Q:(与索尼合作)不仅获得了面板客户,而且还接受索尼的出资,其中最大的理由是不是减轻投资负担?
夏普片山:当然了,也包含减轻投资负担的因素,能与液晶电视领域的世界第一的厂商索尼合作,意味着在确保工厂的稳定生产方面获得了强有力的伙伴,所以接受了此次的出资。
Q:提供给东芝的面板供应是来自该合资公司供应量的66%吗?
夏普片山:对东芝的供应并不仅限于堺工厂。也包括龟山工厂。堺工厂按照此次的协议,2/3将供应夏普,所以在这一范围内的产品也会供应东芝。
Q:“AQUOS”的优势在于高品质的面板,但是如果把同样的面板供应给品牌影响力更大的索尼的话,会不会给“AQUOS”的销售战略带来不利影响?
夏普片山:索尼是同台竞技的对手,对此我们非常清楚。如何使液晶面板的效果更漂亮,在图像引擎和周边部材方面AQUOS团队将努力进行更高水平的研发。
决定合资的理由是否包括减轻投资负担?
夏普片山:今后液晶电视将在全球将形成巨大市场,投建液晶电视面板工厂,我们觉得与夏普单挑相比,与索尼合作的方式更便于投资。
Q:索尼准备投资韩国三星电子的第8代B生产线吗?今后如果其他公司也有第10代液晶面板工厂的建设计划的话,索尼会不会参加?
索尼中钵:三星的第8代B生产线是否建造还没有决定。也没有准确的消息。关于与其他公司共建第10代线的问题,如今只是在准备与夏普开始合作,今后如果有需求而且又有成本竞争力的话,我觉得还是值得考虑的。
Q:(与索尼合作)不仅获得了面板客户,而且还接受索尼的出资,其中最大的理由是不是减轻投资负担?
夏普片山:当然了,也包含减轻投资负担的因素,能与液晶电视领域的世界第一的厂商索尼合作,意味着在确保工厂的稳定生产方面获得了强有力的伙伴,所以接受了此次的出资。
Q:提供给东芝的面板供应是来自该合资公司供应量的66%吗?
夏普片山:对东芝的供应并不仅限于堺工厂。也包括龟山工厂。堺工厂按照此次的协议,2/3将供应夏普,所以在这一范围内的产品也会供应东芝。
Q:“AQUOS”的优势在于高品质的面板,但是如果把同样的面板供应给品牌影响力更大的索尼的话,会不会给“AQUOS”的销售战略带来不利影响?
夏普片山:索尼是同台竞技的对手,对此我们非常清楚。如何使液晶面板的效果更漂亮,在图像引擎和周边部材方面AQUOS团队将努力进行更高水平的研发。
Q:索尼以前曾经说过要提高自产率,将来是不是从堺工厂采购液晶单元,然后再自己加工模块?另外,会不会从龟山工厂采购?
索尼中钵:最初,会直接采购面板和模块。目前正在探讨在索尼工厂内模块化。至于从哪里采购,这里不方便说。
Q:会对索尼的电视机业务扭亏发挥作用吗?
索尼中钵:目前,正在为盈利努力。我们将通过强化产品能力,推进索尼品牌的特色,稳定采购和供应链等实现赢利。
Q:索尼与夏普成立合资公司,会恶化索尼与三星的关系,是否会进而影响到政府推动的日韩EPA(经济合作协定)?
索尼中钵:索尼与三星合资的韩国S-LCD公司的关系从2004年之后就没有任何变化,一直在共同经营。
Q:索尼与三星通过S-LCD共同开发出了质量非常好的面板。此次是不是也同样不局限于单纯的供给和采购,而会共同开发、共享技术经验?
索尼中钵:此次的合资是以制造为前提的。开发将在今后探讨。目前,开发采用合资公司委托夏普的方式进行。提高画质所需的部材,我认为有共同开发的可能性。
Q:此次合资的想法开始于何时?因为什么?
夏普片山:2007年秋季前后,两公司开始磋商。夏普想找一家液晶面板合作伙伴。这个时候,两公司的高层刚好有个见面机会,于是就开始探讨此次的合作问题。
索尼中钵:对,是这样,没有需要补充的。
Q:堺工厂投产后,可生产70英寸以上的大面板,有没有生产大尺寸面板的想法?
索尼中钵:最初主要还是生产普通的40英寸级别的产品,至于更大尺寸产品,将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产品策划。
Q:在有机EL面板方面投资220亿日元,液晶面板却从外部采购,有机EL面板坚持自己生产,是不是把液晶当做了有机EL之前的“过渡”?
索尼中钵:有机EL的投资目的是大尺寸化和提高生产效率,为大尺寸化发展打下基础。并不是要用有机EL来替代液晶。有机EL的定位是杀手级应用,正在以投产为目标进行开发。
Q:索尼内部哪些业务采用垂直综合、哪些业务不采用?
索尼中钵:根据每项业务的具体形态来确定生产方式。数字影像业务是典型的垂直综合型。水平分工的典型是PC。包括这两种方式在内,索尼共有5种生产战略。此次的合资并不是说索尼要从垂直综合向水平分工过渡。电视机领域,面板从外部采购,但形成产品特色的部件还是和以前一样由自己生产。将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自主开发的影像技术、商品策划能力、与网络的连接等提高附加值。
Q:两公司在电视机市场上激烈竞争,而此次的面板合作和双赢能同时实现吗?夏普作为液晶面板厂商也好,作为液晶电视厂商也好,能实现盈利吗?
夏普片山:不管是夏普还是索尼,都可以确保液晶面板的稳定供应,同时通过双方的合作经营,还可以扩大市场规模,在成本方面也是有利的。由于有能力进行新技术开发,所以相对世界其它厂商更容易获得竞争力。合资将对电视机业务和液晶业务发挥积极作用。
索尼中钵:2004年以来,S-LCD一直以各半的出资比率经营。虽然索尼和三星一直在争夺市场份额,但S-LCD仍然能够盈利,作为组装厂商的索尼和三星也都实现了盈利。
Q:今后,2:1的出资比率会不会改变?会不会接受其它的出资者?
夏普片山:2:1这一比率不会改变。也不会征集其它出资者。
Q:第10代工厂的下一步计划是?
夏普片山:现在光是建设第10代工厂就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还没有考虑下一步计划。
FPD业界的重组正在加速,特别是液晶霸主——夏普的动向尤为活跃。夏普2007年9月20日与PDP阵营的成员之一——先锋就业务合作及资本合作达成基本意向,12月21日又宣布与东芝将在相互供应液晶面板及半导体方面展开业务合作。2008年2月6日,在能够采用与液晶面板通用的薄膜技术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夏普又与东京电子共同成立了制造装置开发公司。2月26日索尼和夏普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合资建造10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2007年9月24日夏普与先锋决定业务及资金合作
据权威部门调查统计:大尺寸电视液晶面板从2009年起将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很可能形成买方市场。这是因为,日本、韩国及台湾液晶面板厂商在近半年内均决定投资建设的电视液晶面板工厂,到09年将相继投产,供应能力也将急速扩大。
因此,对于索尼是否能够与夏普签订液晶面板长期采购合同,业界存在怀疑的看法。但是Techno Systems Research的林秀介指出,“索尼曾表示在液晶电视份额的争夺上将一举甩开前三甲以下的企业,为此索尼很可能会从夏普采购面板,以‘确保弹药’充足”。同时林秀介还表示,“索尼打算将2008年度的全球液晶电视销售计划从1800万台扩大至2000万台,扩大的部分也可能会从夏普采购”。
另一方面,对于表示不仅仅依靠此前“龟山工厂”的优势,而要进行以电视液晶面板外销为业务支柱的战略转换的夏普而言,如果能够把在液晶电视市场上与其争夺份额首位的索尼吸收为大客户的话,其好处不可估量。可以说,与东芝之间的业务合作相比,夏普将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2007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排名:三星13.38%、索尼9.56%、飞利浦8.55%、夏普8.05%、LG6.82%、东芝4.28%与松下的2.96%。显然,在液晶电视市场上,三星是索尼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根据全球知名市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提供的最新数据,2007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突破8000万台,三星出货量高达1338万台,市场份额达17%,市场份额和销售金额双双居全球第一。而索尼的出货量只有956万台,比三星少342万台,市场份额只占12%,比三星落后5个百分点。三星已连续三年名列全球第一,而且和索尼的差距在加大中。
而从2007年第四季度的销售业绩来看,索尼在北美市场的出货量居然超过了三星。不过目前阻止索尼保持良好电视销售势头的最大问题是面板供应不足。索尼三星、夏普不同,索尼是液晶电视液晶三强3S中唯一不具备液晶电视面板制造能力的公司,面板来源主要依靠同三星合作的S-LCD和台湾屏。由于去年液晶电视面板供应紧俏,索尼也受到了一定的掣肘,2008年面板还要持续紧俏,而索尼液晶电视的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500万台,仅凭现有的S-LCD和台湾屏,已无法满足索尼的需求,而选择作为全球最大液晶面板生产线拥有者的夏普合作,以期获得稳定的面板供应,是明智的决策。而在3S的特殊关系中,由夏普三星提供面板供应的索尼能否脱颖而出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