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艰难地与外资平板品牌打成了“平手”后,国产平板电视产业的危机依然没有结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渠道的深度裂变正成为困扰国产平板的一大节点。
厂、商“盟友”转换
记者昨日(08年3月11日)获悉,春节后,一线市场平板电视的销售格局仍未出现逆转,“北京国美中外平板的销售额比例已经成为1∶9”、“一级市场外资平板销售额份额超过70%”、“顺电、沃尔玛山姆店封杀国产平板”之类的统计与事件不断出现,继国产手机沦陷后,国产平板也开始陷入了行业性生存危机。
与国产手机2003年开始的溃败境况惊人相似的是,国产平板的份额下降也是随着技术升级和渠道变革开始的,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他们失去了主流渠道,特别是国美、苏宁这些“老盟友”的鼎力支持。
在平板电视刚刚开始放量的2004年,国产平板是中国市场“价格战”的主角,国产液晶电视价格一年下降40%以上是很平常的事情,这与“低价谋市”的连锁巨头的经营策略可谓默契,一时间双方“亲密无间”。然而连续两年的大幅度降价,以及深受上游液晶屏跌价的影响,国产平板很快就付出了亏损的代价,并逐渐丧失了操纵行业价格杠杆的能力。
外资平板则依靠对上游核心部件的价格控制和技术封锁,采取“后发制人”的战术开始了持续价格战,并通过挖角中国公司销售人员、给卖场更高的返利等中国企业惯用的方式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有市场人士告诉记者,从2006年底至今,索尼、三星等外资巨头已经成为了国美和苏宁的前五大供应商,以外资平板整体而言,在国美、苏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60%左右,双方新的“盟友”关系已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