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比我国的液晶产业,除了企业间的纷争、地方政府间的纷争根本看不到多少国家层面的协调和统筹。
在经过了05、06两年剧烈的亏损期之后,07年初北京京东方、上海上广电、昆山龙腾等三家企业终于走到了合作的谈判桌上。因为这个时期,由于外资产品的侵袭,国内三家企业均亏损严重,几乎难以支撑。面对生死难关,他们不得不选择合作。
然而好景不常,随着07年液晶面板产业的回暖,三家企业或是尝到了盈利的甜头,或是看到了盈利的希望。于是,梦想中的合作化为了泡影,三家又开始各自筹划自身的新建项目。这种患难是兄弟,致富成敌人的“整合”只能是无果而终。
缺乏产业规划我国液晶企业弱弱对抗
导致三家企业各自为政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各个地方的利益之争。谁都知道液晶产业对地方经济、政府政绩的带动作用,谁都不想放弃对未来这个产业的主导权。合作了说做老大、新厂建在哪里、公司注册在哪里、怎样上税、怎样分配利润,等等,都是组织三家企业最终和谈成功的因素。而事实上,这些考虑的重点问题,目前还只是纸上谈兵,望梅止渴。
缺乏全局观念、缺乏国家产业规划、缺乏国家利益意识、缺乏国家控制力的强力引导,这样的合作,这样的在利益纷争基础上的合作,又何来成功的希望。
谁都清楚,一条液晶十代线高达30亿美元的投资脱离国家,三个企业谁都玩不转。但是,他们始终鼠目寸光,为了眼前的奶酪不惜直奔陷阱。
05、06年液晶面板业的大幅度降价是由外资企业主导,07年液晶面板的回暖又有外资企业主导。亏损了你想合作,当你想合作了,人家又能让你盈利——最终导致你只是人家的棋子,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完全没有自主权——盈利之后人家还可以让你亏损,亏了怎么办:只要你不能真正团结起来,根本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产业,只有企业同样没有话语权。
今天的竞争已经主要表现为国家竞争,表现为国家间的产业竞争。企业的地位已经被弱化,企业的鼓励性也已经被弱化。对照近三十年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他们再着力于控制产业的主要生产环节和核心研发环节。而中国只是在做终端、在做简单的组装、在做传统的加工制造,好些的企业能做做品牌而已:比如联想和海尔。
透视日韩液晶和等离子等平板产业从业企业的联合格局,不禁为国内渺小的液晶产业何去何从捏上一把汗。莫非这个世界真的会大者恒大、强者恒强吗?也许不然,问题的关键是弱者要学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记得小时候老师讲过一个筷子的故事: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了,一把用橡皮筋扎起来的筷子怎么样都折不断——这就是弱者的生存和发展哲学。问题是中国液晶企业何时能够成为一把筷子,谁又应该是把这些筷子扎起来的橡皮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