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液晶:国内弱弱对抗 PK 日韩强强联合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8-02-29 作者:萧萧

液晶产业日韩企业着重强强联合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看起来是如此的荒诞。但是作为国人却很难由此发笑。在今天的国际液晶产业整合中,总体实力排名,无论是韩国的LG、三星,还是日本的夏普、日立,或者台湾省的几家企业均排在我国大陆的京东方、上广电、昆山龙腾三家企业的之前。但是,有趣的是日韩的强势企业却要进行企业间的联合,且其动作速度非常之快。而国内三家企业,作为最弱的一方,却在陷入内斗和各自为政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近日,索尼和夏普正式宣布达成合作建设十代液晶面板线的计划。这是在松下和日立宣布合作建设八代线以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国际液晶产业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整合行动。而此前索尼已经与三星合作建设了一条八代线。除此之外,先锋和东芝也属于夏普的合作伙伴,佳能则加入了松下和日立的联合项目。

液晶产业日韩企业着重强强联合

液晶产业日韩企业着重强强联合

    而国内企业,京东方、上广电、昆山龙腾早在06年就已经开始的联合谈判至今无果。在07年液晶产业利润情况回暖的背景下,甚至三家企业有各自抛出了自己的“建设计划”——只不过这些新的项目也仅是集中在想象中的六代线,和国际主流的日韩台企业着重建设的八代、八代半和十代线根本不具有抗衡的实力。

    在日韩的企业整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背景和清晰的企业目标。索尼在选择与三星建设八代线的时候,夏普依然坚持液晶屏幕自产自销:索尼这个时期完全没有和夏普合作的机会。而那个时期的松下和日立依然把主要经历放在等离子项目上——事实上,在05年之前所有日系企业,除了夏普之外都在重点发展等离子产业。

    在于三星的合作中,索尼成功的打入了液晶产业链。之前索尼的计划主要围绕着场致发光技术和OLED技术。目前前者已经几乎是胎死腹中,后者虽然进展很大,但是短期很难达到与液晶抗衡的水平。而作为一贯将自己视为国际视听产业第一品牌的索尼,则决然不会放弃液晶时代的竞争。于是寻求联合生产则成为首选。

日韩强强联合液晶日韩完成战略布局

    与三星的合作,索尼不仅投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从此索尼的战略被绑在了三星的战车上。这对于希望成为液晶电视老大的索尼绝对不是好消息。然而,如果与夏普的合作能够成型,则对于增加索尼在产业中的议价权,以及减少经营性风险很有帮助。

    此外,分析界指出在与三星合作未来产业的规划上可能的冲突也是导致这次索尼倒向夏普的原因之一。07年索尼和三星围绕着是进一步建设八代线还是建设十代线进行了长久的唇枪舌战。而结果目前已经表现为,三星依然在大力建设八代线,这样产业风险最小。这等于如果索尼不争取其它途径进入十代线,那么在未来大尺寸产品上索尼很难获得全球老大的地位。因此,索尼选择了和唯一拥有十代线建设计划的夏普联合。

日韩强强联合液晶日韩完成战略布局

日韩强强联合液晶日韩完成战略布局

    与夏普联合的好处还有另一个。那就是在OLED项目上三星一定是索尼最大的竞争者。该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显示行业的理想选择。为了在未来能够真正的雄踞显示行业第一把交椅,和在OLED方面没有明显野心的夏普合作自然比和三星合作拥有更高的价值。

    与夏普的联合,索尼和夏普无疑可以获得双赢的格局。夏普在十代线上的巨大投入如果有人来买单,自然能够减少以后的风险。而索尼在终端上的优势,又是夏普不可能超越的,这就如同夏普在液晶面板上具有索尼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越的优势一样:两家企业的联手可谓珠联璧合。这有些与夏普拿液晶面板,与东芝合作换取东芝擅长的处理芯片,与先锋合作得到先锋一流的音箱技术非常相似——都深得“珠联璧合”优势互补之妙。

    同时,与夏普的合作索尼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来敲诈自己的广色域技术——夏普也具有广色域技术,而夏普的技术与索尼截然不同,二者的合作更可能是互补的。

    再来看看日立与松下的八代线计划。其实,日立和松下的合作由来已久,甚至东芝还曾参与其中。典型的成就是三者联合的α—IPS面板厂的六代线项目(目前东芝已经决定向松下出售自己的15%的股权)。在松下和日立决定联合建立八代线之前,二者的大尺寸平板的主要经历均放在等离子方面。然而,近两三年以来,液晶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越了等离子,这使得同时拥有液晶和等离子技术,以及不具有液晶技术的松下的合作显得非常符合市场潮流和行业趋势。

日韩企业联合背后清晰的产业规划

    在日韩企业一系列合作的后面,拥有着非常鲜明的产业规划。索尼的以液晶为过渡,重点发展OLED,但同时要保证自己是液晶电视机的最大制造者;夏普的继续在液晶面板技术上最领航者,成为日本液晶产业的核心企业,保持自己在终端产品上的领先优势;三星则争取在今天的液晶面板、液晶电视和明天的OLED均保有世界最大的称号;日立、松下则希望成为液晶产业的另一只核心性力量,尤其是作为等离子老大的松下,对于“液晶产业的边缘企业”这样的称号自然不会满意。

    但是,这仅仅是日韩企业自身的目标,在这些背后更拥有者日本和韩国统一的国家意志的作用。而国家的重视恰恰是日韩企业能够大规模做长期战略投资的动力之一。

    事实上,日本和韩国的崛起过程本身就是国家高度干预产业的过程。回忆一下亚洲金融危机时三星高达350%的负债率,如果没有国家支持,三星早已破产。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要求韩国大企业必须瘦身:凡控股在30%以下的子公司要不增持股份到30%以上,要么就必须出售所有股份。同时,韩国企业在政府的主导下,LG、现代、三星等5大集团在成品油、化工、半导体、铁路机车、飞机、造船等重要产业之间都进行了置换,从而实现科学的产业分工和企业专业化。

    而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崛起同样伴随着高度的国家干预经济。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更是采取了“养国于外”的产业政策,即除了核心研发和核心部件制造外,其它产业向国外转移。这些政策的结果是导致日本经济看似1%左右的增长,处于低迷期,但是实际上日本政府和财团海外财富却爆发性的增加。日本的海外资产净额1982年是250亿美元。到1992年底,日本的海外资产总额为20352亿美元,负债总额为15216亿美元,两者相减,其纯资产已高达5136亿美元。2001年,日本海外总资产达到2.9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 75%;海外净资产1.5万亿美元;海外制造业销售额4348亿美元,与日本出口相当。1991-2001年,日本海外总资产年均增长3.1%,净资产年均增长13.9%,均高于同期日本GDP增幅1.3%的增幅。

    日本和韩国崛起的幕后是强大的政府干预,在整个国家的产业层面上进行统一的布局。去年,韩国政府正式要求韩国平板企业间进行合作、共享,以求资源最佳化配置。而日本等离子产业技术的核心研发则由拿日本政府经贴的,日本政府与松下、日立、先锋等企业的联合实验室负责。……一系列事实表明在大产业概念上,只有国家干预能支持产业的腾飞和发展,只有国家有实力协调整个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台湾省的液晶产业能有今天的成绩主要来源于上世纪80年代台湾政府对企业引进风险极高的液晶产业的全力支持。

缺乏产业规划我国液晶企业弱弱对抗

    而对比我国的液晶产业,除了企业间的纷争、地方政府间的纷争根本看不到多少国家层面的协调和统筹。

    在经过了05、06两年剧烈的亏损期之后,07年初北京京东方、上海上广电、昆山龙腾等三家企业终于走到了合作的谈判桌上。因为这个时期,由于外资产品的侵袭,国内三家企业均亏损严重,几乎难以支撑。面对生死难关,他们不得不选择合作。

    然而好景不常,随着07年液晶面板产业的回暖,三家企业或是尝到了盈利的甜头,或是看到了盈利的希望。于是,梦想中的合作化为了泡影,三家又开始各自筹划自身的新建项目。这种患难是兄弟,致富成敌人的“整合”只能是无果而终。

缺乏产业规划我国液晶企业弱弱对抗

缺乏产业规划我国液晶企业弱弱对抗

    导致三家企业各自为政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各个地方的利益之争。谁都知道液晶产业对地方经济、政府政绩的带动作用,谁都不想放弃对未来这个产业的主导权。合作了说做老大、新厂建在哪里、公司注册在哪里、怎样上税、怎样分配利润,等等,都是组织三家企业最终和谈成功的因素。而事实上,这些考虑的重点问题,目前还只是纸上谈兵,望梅止渴。

    缺乏全局观念、缺乏国家产业规划、缺乏国家利益意识、缺乏国家控制力的强力引导,这样的合作,这样的在利益纷争基础上的合作,又何来成功的希望。

    谁都清楚,一条液晶十代线高达30亿美元的投资脱离国家,三个企业谁都玩不转。但是,他们始终鼠目寸光,为了眼前的奶酪不惜直奔陷阱。

    05、06年液晶面板业的大幅度降价是由外资企业主导,07年液晶面板的回暖又有外资企业主导。亏损了你想合作,当你想合作了,人家又能让你盈利——最终导致你只是人家的棋子,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完全没有自主权——盈利之后人家还可以让你亏损,亏了怎么办:只要你不能真正团结起来,根本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产业,只有企业同样没有话语权。

    今天的竞争已经主要表现为国家竞争,表现为国家间的产业竞争。企业的地位已经被弱化,企业的鼓励性也已经被弱化。对照近三十年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他们再着力于控制产业的主要生产环节和核心研发环节。而中国只是在做终端、在做简单的组装、在做传统的加工制造,好些的企业能做做品牌而已:比如联想和海尔。

    透视日韩液晶和等离子等平板产业从业企业的联合格局,不禁为国内渺小的液晶产业何去何从捏上一把汗。莫非这个世界真的会大者恒大、强者恒强吗?也许不然,问题的关键是弱者要学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记得小时候老师讲过一个筷子的故事: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了,一把用橡皮筋扎起来的筷子怎么样都折不断——这就是弱者的生存和发展哲学。问题是中国液晶企业何时能够成为一把筷子,谁又应该是把这些筷子扎起来的橡皮筋呢?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最新平板电视观察资讯

OFC2025丨长飞以创新科技赋能数字未来

当地时间4月1日,美国光纤通讯博览会及研讨会(OFC)展览盛大开幕,长飞公司以“Connect the World

HDMI 2.1b功能为娱乐系统设立新标杆

如果打算将所有这些影音产品组合成一套家庭娱乐系统,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还有更多好消息。由于HDMI&r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