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年的时候我还是个影视人,当年我们与杨洁合作拍摄了《济公活佛》,可能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中国人都会有印象,做影视很顺利,片子销路不错,但影视这个领域促进我发现了别的商机。所以我在1992年组建了作为股份制的GQY公司。当时股份公司不多见,而推出大屏幕产品,压力更大,很多人问我,这有什么用处?这能卖出去吗?但我相信,只有敢于在未知领域里开拓的人,才有最大的收获。”大屏开拓的第一步是广告领域,90年代初的宁波广告还停留在平面静态广告上,而GQY领先一步从事屏幕动态广告,结果一到晚上,路上的行人都停下来看新鲜,广告效果十分好,广告商纷纷与GQY订货,有时候根本跟不上供货。攫取了第一桶金之后,郭启寅把眼光投向了更大的市场,带着希望,他去了广交会。
“我们当时做的屏幕在现在看起来是小了点,16块50英寸的屏幕,但是在当时已经十分抓眼球了。”影视业出身的郭启寅深谙宣传之道,他把大屏幕放到广交会开幕式上,对现场进行直播,当时的四海客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屏幕墙,有个广州人刚好要开张一家超市,看到这个大屏幕后想马上把它搬到自己店里做广告,看郭启寅在担心他没这个资金,广州人马上回去筹钱,几个小时后就背了一大麻袋的钱,一共116万,当场把大屏幕搬走了。这一消息立刻成了当时广交会的大新闻。“中央台都报道了这一事件,而中央台春晚的导演知道了我们的大屏幕后也产生了一个创意,要在199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用大屏幕同步直播。”这个创意结果连续执行了八年,GQY大屏也连续八次在春晚亮相,成为在台时间最长的角色,“我们拿下了中央台的单子后,再与其他电视台合作就显得相当顺利了,直到GQY逐步将这个市场填满。”进入21世纪后,郭启寅越来越多地专注于公司宏观发展方向的把握,他说自己是“智本家”,很清楚怎么掌控大船的方向,他认为,航行路线决定着持续发展的时间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