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模式才是根本
如果仅仅是因为高端模式,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仅开了一家店面的百思买肯定不足以引起国美、苏宁等本土连锁渠道的恐慌。因为这样一来,百思买反而和本土连锁渠道有效区隔,处于两个不同定位的市场的两股势力似乎根本就不需要大动干戈。
“真正让国美等本土大鳄恐慌的是百思买的经营模式。百思买对中国家电连锁企业已经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于体制、模式和理念上各方面区别。”著名家电问题观察家、帕勒咨询机构执行董事罗清启对《当代经理人》表示。
长期以来,由于长期对连锁渠道商的依赖,处于严重同质化背景下的家电制造企业逐步将工商博弈的主动权交了出去,并被示意要求缴纳进场费、促销费、堆头费、装潢费、节庆费等等一系列的费用,且被要求延迟付款。为了巩固对于上游供应商的霸权,连锁渠道们又利用供应商的货款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跑马圈地,希冀用越来越强大的规模优势逼迫供应商就范。相应的,作为销售商的连锁渠道的盈利模式也逐步由获取差价而转变成收取来自上游供应商的进场费,而作为原来主营业务的产品价差所占利润比重越来越低。
进场费的不断攀升引发了工商关系的一个尴尬,并导致了家电制造企业与连锁渠道之间的不断交恶,成为影响工商和谐的最不稳定因素之一,而且随着连锁渠道规模的增加,供应商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对此,罗清启抨击道:拥有店面的数量并不是市场竞争优势的根源,商业模式才应该是连锁业取胜的关键,就像当初中国家电连锁击败老百货渠道一样,靠的不是店面的数量,而是零售利润的超低价方式。
而此时,百思买的到来无疑给供应商提供了另一条出路。
在吕维民看来,对上游供应商的挤压,无法构成零售商的主要利润来源。“厂商分工清晰明确,提高流通效率,就能达到毛利润提高的效果。”
“百思买在中国将采用全球统一的‘先款后货’的方式与供应商合作,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进场费。”王颖表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进入百思买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坊间盛传:百思买的采购价格比国美、苏宁的采购价还要低不少。“百思买注重搞好厂商关系,但百思买更注重顾客的需求。商品的采购及价格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来决定。”罗伯特·威连特表示。
“百思买只是在用纯粹的商业手段做生意。”吕维民补充道。
罗清启分析说:百思买带来的产业链让供货商、消费者和自身三者之间实现了共赢,把经营风险放在自己身上,通过先进的模式把最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打造了巩固型的“三角形发展模式”;而国内连锁企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几乎把经营风险都转嫁给了制造企业,漫长的货款占用抑制了制造企业的资金周转,缓慢的资金流使这种占用供货商货款的模式逐渐失去活力,国内家电连锁试图一直用别人的钱发财。这种未站在全球市场高度做出的战略是短视战略,缺少了任何一方的持久发展都将会破坏掉整条产业链的安全与完整,也使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失去了依靠。
沈闻涧也发表评论说,百思买进入中国,至少给国内家电零售企业带来了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上的冲击。百思买努力通过销售环境、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自身的软硬件设施提升,提高产品的价值和利润空间,从而实现企业的自主盈利和发展的举动,是其实施差异化的核心所在。
可以说,百思买先款后货的模式直接冲击了国美、苏宁等本土家电连锁企业经营的基础,甚至有可能引起供应商的集体倒戈,这对“国美们”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
出于对百思买运营模式的恐慌,“国美们”对于百思买的集体围剿也就属意料之中。《当代经理人》得知:国美、苏宁、永乐等本土家电连锁大鳄都在百思买所在的徐家汇商圈积极寻找店面,并将按照百思买的具体情况设置专门的竞争性店面来与百思买展开竞争。
对此,罗清启评论说:百思买在中国市场开出的第一家店,其实是一种新业态的反应。当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事物出现时,数量的多少对其未来的发展没有本质上的意义,因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外围成功的软经验为其迅速裂变准备了可能。对于本土家电连锁企业来说,现在最需要考虑的是,百思买走下神坛,朝着我们发起进攻的时候,什么会成为抵挡子弹的最好武器。显然规模不是,现行的体制与模式也不是,真正的武器是同样能发射出子弹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