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离子之产业整体处于收缩的同时,2007年等离子巨头则加快了扩产步伐。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日系松下。目前松下占据全球等离子市场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同时,韩国的三星和LG也不甘于在等离子产业落后于松下,在2007年也纷纷采取了扩大产能的措施,借此应对来自松下的强有力竞争。而另一方面国内朱企业在等离子产业上的投入也非常引人注目。
韩国LG电子于2007年7月2日开始正式投产1块玻璃底板裁切8块42英寸PDP的生产线。该公司为了增加PDP的产量,将原来42英寸6块裁切的“A3”生产线调整为8块裁切生产线。玻璃底板的尺寸由原来的1956×1650mm(6块裁切)增大为1956×2200mm(8块裁切)。由此,LG的PDP月产能由原来的36万块增加到44万块,增长了22%。另外,LG从6月底开始大量生产50英寸全高清PDP等,以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韩国三星SDI公司也于8月21日在蔚山(Ulsan)工厂举行了“P4”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的“量产品1000台出厂仪式”。该公司P4生产线共投资约7300亿韩元,于2006年5月动工,历时约1年零2个月正式开工投产。如果将P4生产线作为50英寸的专用生产线,在三星SDI的所有等离子模块中,50英寸的生产比例将由原来的34%提高至44%。P4生产线的最大年产能为300万台(按42英寸换算,8面裁切),再加上三星SDI天安工厂“P1”~“P3”生产线的产能,每年共可生产约732万台。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松下电器公司等离子电视显示板的生产能力到2009年5月将实现翻番,算成42英寸显示板的话月生产能力可达130万张。最新制造设备的采用使松下已经具备超大等离子显示板的生产能力,一张玻璃基板可以切割成12张42英寸显示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在松下2007年7月尼崎第二工厂已进入了正式生产阶段,加之尼崎第一工厂、茨木第一和第二工厂,松下等离子显示板目前的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4万张。另外,松下电器规划在尼崎2厂附近投资2800亿日圆(约23亿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PDP厂(尼崎3厂)也在2007年投入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投产。
2007年国内企业加强等离子产业建设的努力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2007年年底,熊猫电子的等离子屏生产线进入生产阶段。该生产线采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荫罩式PDP技术,对于中国平板显示特别是等离子发展具备积极意义。 该条生产线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下称“中国电子”)所属的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投资,年产12万片50英寸高清晰荫罩式等离子(PDP)面板。是国家2007年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化专项项目之一。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后还会启动荫罩式等离子面板二期项目工程,公司计划投资16亿元人民币,形成60万片年产能的荫罩式等离子面板生产线。
此外,投资手笔更大的长虹等离子屏项目也在2007年年初正式破土动工。4月28日,虹欧PDP项目建设启动开工仪式在四川省绵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领导,韩国外交通商部通商大使朴商银、韩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朴铜先,四川省省委书记杜青林、省长蒋巨峰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甘道明主持。该项目计划投资超过8亿美元,在2008年中期投入量产,以42英寸产品计,将形成年产百万片的生产能力。该项目采用目前主流的八面取技术,即每玻璃基板切割8块42英寸等离子面板。其主要产品是42英寸高清和50英寸的高清、全高清产品。
从众企业的投资状况可以看出,目前松下依然保持一家独大的趋势,同时整个等离子产业的话语权开始迅速的向松下、三星、LG为首的三巨头集中。据悉,2007年底三家将形成接近3000万片的总产能,而这个数字未来还将会提高。而从产品工艺上来看,目前仅有松下成功解决并开始实施由8面取向12面取的升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