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算帐,谁输谁赢难见分晓
十一平板电视市场,洋品牌和国内品牌采用完全不同的市场策略,对其市场表现肯定会有巨大的影响。然而在谁是最终的胜者的问题上,双方分歧还真不小。洋品牌阵营认为,由于大力度的价格策略的采用,洋品牌占据了国内十一平板市场接近七成的销量。
但是国内品牌对此结论做出了强有力的反驳。国内品牌表示,虽然洋品牌产品在国内平板市场依靠价格降低吸引了不分消费者的注意,使其市场占有率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洋品牌平板产品的市场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而国产品牌覆盖二三线城市,因此总体销量上,洋品牌并未获胜,国内品牌则占据全部国内市场份额接近七成。
另一方面,业内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资深家电观察家、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刘步尘指出,“国内平板市场的规模化发展,致使衡量市场表现的关键指标产生变化,份额时代已经结束”,“以价值为导向的经营思路将是未来平板业的方向。”《1-8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8月外资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率已远低于全行业平均增速,占全行业的利润比重已开始有明显的下降。
业内分析指出,洋品牌大举的价格战损害了洋品牌的良性的利润增长。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战更本上损害了洋品牌长期的品牌形象。长期以来,洋品牌以高端的价格渐渐培养起自身品牌的高端身份。而突然的大规模价格战,则使洋品牌的高端身份丧失,沦落为地毯货。“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当中国品牌开打价值战的时候,外资品牌却转向了价格战。这种品牌倒置现象发人深思。”资深家电观察家、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刘步尘指出。
与洋品牌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的价格战不同,国内品牌强调价值战,一方面是站在消费者的权益上来考虑问题,另一方面更是立足于品牌的长期发展。
国务院发展与研究中心家电行业专家陆刃波认为,部分产品在技术上处于落后的外资品牌,已连续三年打起旺季价格战,继续采用“拼价格、拼材料”的低端方式欲图利空市场,是近年来常见于消费电子产业的战略衰退的典型迹象,与国内CRT产业演进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最终的结果可能将重蹈CRT的覆辙。
在任何市场,消费者购买的都是“使用价值”。强调消费者的价值,强调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正是国内彩电企业对这一点的解读。依托优秀的产品、良好的售后和畅通的渠道,在长远的市场竞争中,国内品牌的“价值战”更具有优势。洋品牌价格战恰恰说明的是,洋品牌在价值策略上的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