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财年,正是三洋酝酿企业变革的时期,尽管曾经一度辉煌,但由于商业环境的迅速改变,三洋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挑战。从技术变革、产品竞争一直延伸到营销、市场,再到组织架构及管理层危机,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层层地向下倒去。
“当时三洋的产品策略,区别于索尼、三星、松下等日韩企业的整机生产为主,主要提供更为基础的关键零部件,如电视机机芯等产品。虽然涉及的产业领域相当广泛,但实际上,三洋的核心产品仍在于其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一些整机的生产则通过合资公司完成。”一位曾经在三洋(中国)工作过的内部人士陆华(化名)告诉记者,“不过,在商业环境迅速变化的时代,当年缺乏研发能力,不得不向三洋购买机芯产品的索尼、东芝、三星们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替代产品,产业链向前延伸,三洋的大客户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强劲的竞争对手。”
分析人员认为,在这个时候,三洋要做的,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产业链由关键零部件向整机生产延伸,从而与竞争对手形成抗衡。事实上,三洋在近三年的企业变革中也在实践这一目标,只是这场变革谈何容易。
一旦涉及整机的生产与销售,在这一转型的背后,是三洋整个客户市场策略的变革,关键零部件的客户主要是行业客户,而整机的客户往往是最终消费者,由此,整个营销策略包括渠道策略都要随之改变。
然而,在整机的营销渠道方面,三洋却并不擅长,尤其是原有的企业结构大大阻碍了相关策略的实施。在2003年前后,压力、阻力积蓄已久的三洋开始实施组织结构的变革,由事业部制转为集团制,意味着三洋开始由“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移。
可悲的是,这场正确决策背后的“导向转移”却未能也不可能辐射到已经冉冉升起的中国市场。当时三洋在中国的发展,诚如三洋民用产品企业集团COO寿英司所说的,“三洋在中国国内形成的某些合资合作关系,不可能推倒重来。”
寿英司说这话的时候,正是2004财年结束的时候,当时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3年,三洋共在中国14个城市设立42家工厂,共有合资与独资公司13家。寿英司说:“很多合资公司中,三洋并不拥有主导权,即使在中国很成功,三洋也没有决策的权力,调整起来非常困难。”
以当年颇受日方推崇的合作方华强、大冷、荣事达等企业为例,其内部的问题不胜枚举。记者当年在采访大冷股份(6.99,0.16,2.34%)时,其负责人曾向记者抱怨:“最早与三洋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为打开市场,品牌与商标都用了三洋的,后来才知道品牌与商标的价值有多大,后期的合作就坚决避免了这种情况。”其利益博奕却可见一斑。
在这种情况下,三洋的裹步难行恰恰给了竞争对手机会,索尼、三星们先走了一步。对比三星与三洋近几年的财报,同样可以看出,当前者借助中国市场获得巨大飞跃的时候,三洋一半以上的销售收入仍然来自日本本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