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降价牺牲售后服务,“让利”让了谁?
这两年以来,平板电视的价格持续走低,降幅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计。以液晶电视为例,2005年年初,国产32英寸液晶的价格在1.2万元左右,37英寸在2.2万元上下,40英寸液晶则在3万元价位,而42英寸则普遍超过3.5万元。而到今年8月份为止,32英寸已经跌破5000元,37英寸跌破8000元,40英寸跌破9000元,42英寸跌破万元,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液晶电视的跌幅都超过了60%,40英寸以上则超过了70%。虽然说技术水平和生产率提高促使成本不断降低,但在短短时间之内如此的降幅,却不是一个产业正常的发展表现。
像平板电视这样的电子产业来说,产品降价趋势本身就高于其他一些生活用品,但是最近这几年以来,虽然厂家已经开始发现利润逐年走低,但降价的趋势却愈演愈烈,其中除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外,还包括了流通渠道的缺失。大量的产品已经从厂家直销转为在家电连锁商店销售,使得这些制造企业的命运逐渐转入了流通渠道商的手中。一面是平板电视门槛低,厂家越来越多,产品的同质化引起厂家之间激烈的博弈;另一面,像大型家电连锁商之间也在竞争,为了吸引更多得消费者,通常都只有采取价格手段,使得价格战进一步升级。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依照平板电视的价格本身不应该出现如此的降价趋势,那么这其中的问题又出在哪里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很多消费者都忽略了,那就是售后服务。国内目前很多消费者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产品的价格,最好的证明就是商场外面大幅广告大多数都于降价有关。大家通常都只关心产品卖多少钱,同类的又卖多少,购买是否划算,但是却没有几个人关心过售后服务。商家不提及并不等于不重要,一件商品的价格不仅包含了商品本身的价格,还包括了售后服务。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花钱买享受”,“享受”指的不就是售后服务吗?平时这两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又有几个人是真正记在心里呢?商家不断降价但肯定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表面上看起来价格是很低,“让利”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但是这“利”是恐怕不仅仅是指商家的吧?虽然说薄利多销很有道理,实际上商家只不过是将消费者本应该享受的优质的售后服务当成“利”再让给我们而已,看来商家不会做赔钱的买卖,如意算盘还是打的很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