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上,中国消费者对CRT的需求明显大于液晶的需求。而在电视各方面性能上,“年轻”的液晶也无法替代“成熟”的CRT。液晶对CRT没有完全的替代效应,因此,笔者认为液晶不可能在短期内替代CRT,成为中国彩电市场的主导。
首先,长期内液晶的价格优势还无法与CRT相抗衡。虽然,液晶电视价格自2005年以来,一直以高达30%的降幅在降低,但是主流32英寸液晶电视价格还停留在6000元左右,而32英寸高清CRT价格仅为3500元左右,而且有向2000元靠拢的趋势。而液晶电视的价格目前基本趋于稳定,除40英寸以上的还有降价空间外,主流尺寸30、32英寸等都已经没有多少降价空间。而且液晶电视每次降价幅度较大,上千元的跌价让消费者心理上也很难绝对即时购买。
超薄CRT让CRT产品在电视市场上又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
其次,CRT的寿命长于液晶,瘦身后的CRT也时尚了许多。众所周知,CRT的寿命通常在10年以上,而液晶的寿命只有5-6年。此外,CRT采用短管、超薄、宽屏技术让CRT在外观上更加美观,也大大减轻了体积和重量。
再次,CRT在售后服务上的优势也是液晶无法比拟的。CRT电视最值钱的是阴极射线显象管,但损坏的几率非常小,并且三包里面有明确的维修规定。而平板的售后一直处于争论阶段,并没有全国范围内出台三包标准。而即使出台三包标准,维修费用也将远远高于CRT。比如,更换占据平板电视成本的70%-80%面板,更换的费用可想而知了。
此外,在电视的一个重要指标响应速度上,CRT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市场上液晶电视的主流响应速度是8ms,拖影现象很难避免。而用户感觉廉价的液晶电视往往都是响应超慢的,一般都在16ms左右。而CRT电视基本不存在响应速度问题延迟问题。
最后,恶性价格战导致液晶电视质量存在隐患。曾有人呼吁消费者,面对低价液晶电视要谨慎购买,这实际上是消费者对液晶质量的担心。大部分国内电视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有部分液晶产品已经是赔本买卖,不断降价只为了占据市场份额。然而,世上没有做赔本生意的商人,价格战必然导致商家在降低产品成本上做文章。降价让很多企业会考虑在最贵的液晶屏上做手脚,采用低档液晶屏,虽然短期内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但是毕竟是埋下了质量隐患。
由此分析,由于液晶电视对CRT没有较强的替代性,这决定了短期内液晶电视无法取代CRT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