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32英寸和37英寸是液晶电视的主流尺寸,而4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增长幅度最快,尤其是国外品牌都开始将液晶电视市场策略的重点转向大尺寸领域。如三星在2006年前三季度40英寸销售额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1.5%提高到4.5%;索尼在2006年前三季度40英寸销售额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1.8%提高到5%;东芝在2006年前三季度42英寸销售额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1.0%提高到2.5%;飞利浦在2006年前三季度42英寸销售额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0.9%提高到1.8%;而另一主流国外品牌夏普,在2006年前三个季度并未在中国市场投放4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产品,不过,夏普最近已明确了在中国市场的大屏高端战略,并于最近将46英寸和52英寸等大尺寸液晶电视新品作为年底销售的重头戏。
价格:大屏缩水最多
从中怡康提供的2006年1月-10月液晶电视各价格段销售数据看,6000元-7999元和8000元-9999元的液晶电视最受宠。6000元-7999元的液晶电视1月-10月销售量的占比最高,达到17.76%,其次是8000元-9999元的液晶电视,占比达到15.97%。而在销售额方面,8000元-9999元的液晶电视占比最高,达到14.97%,而6000元-7999元的占比位列第二,为12.92%。
而从品牌来看各价格段占比来看,海信、TCL、长虹、康佳、创维等国内品牌占比较高的价格段均是6000元-7999元和8000元-9999元,而三星、索尼、东芝等国外品牌占比较高的价格段基本是18000元-19999元和19999元以上。这亦是国外品牌出击高端市场的一个体现。
其实,对于液晶电视来说,其价格降幅也是业界较为关注的一个因素。综合来看2006年液晶电视的价格下降情况,主要表现为三大特征:一是30英寸级液晶电视降幅在30%左右,二是4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降幅最猛,已逼近等离子电视的价格。三是27英寸以下的液晶电视价格下降趋缓。
据中怡康提供的2006年前三季度液晶电视价格数据,15英寸、17英寸和23英寸的降幅均为16%,20英寸的降幅为14%,26英寸的降幅为24%,30英寸和37英寸的降幅均为30%,32英寸的降幅为32%。当然,降得最猛的还是40英寸及以上尺寸。如40英寸液晶电视去年9月的平均价格是17739元,今年9月平均价格跌至12959元;42英寸液晶电视去年9月的平均价格是22806元,今年9月平均价格跌至14284元;42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去年9月的平均价格高达48853元,今年9月平均价格则大幅缩水至19544元。
趋势:增速放缓,大尺寸化成必然
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液晶电视将有怎样的表现?专家预测,2007年液晶电视市场依然会继续大幅增长,但增速将放缓。
来自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预测的数据显示,2007年液晶电视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74万台,销售额将达517亿元。而中怡康认为,2004年—2006年液晶电视市场规模分别增长了296%、415%和219%,预计2007年市场规模增幅将在50%以上,市场规模将达636.3万台,销售额将达488亿元。
在液晶电视产品方面,大屏化、全高清化和价格进一步降低,成为其在2007年的发展趋势。2006年液晶电视在各个尺寸均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中小屏幕正快速侵蚀CRT市场,但到了2007年,液晶电视向大屏幕倾斜的势头将更加明显,不断向大尺寸扩张,4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将成为生力军,迅速扩大比重;随着数字电视开播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全高清(FULLHD)产品占比也将进一步提升;在价格方面,依然会延续2006年的下降势头,尤其是在40英寸及以上尺寸,随着国际上游面板厂商第七代、第八代生产线的开发和扩产,大尺寸液晶电视依然会保持比中小尺寸更大的价格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