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优势地位日渐明朗最直接的原因有二:一是上游液晶面板厂商对液晶面板不断扩产,导致面板价格下调。在液晶电视的成本结构中,面板占据很大比例,而面板价格的下调,使液晶电视的降价成为可能。二是厂家的集体发力。绝大多数彩电企业向液晶电视倾斜,将生产和新品开发的重点转向液晶电视。据中怡康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各厂商共向中国市场投放了371款液晶新品,占整个彩电市场新品的30%,2006年仅前三个季度,各厂商向中国市场投放的新品就达到379款新品,占整个彩电市场新品的48%。
品牌:国内均衡发力,国外重点突出
在液晶电视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品牌在2006年液晶电视市场的竞争态势更为复杂多变。从总体上看,国内品牌在各细分市场均衡发力,将32英寸作为突破点,而国外品牌则表现为营销重点突出,在40英寸及以上尺寸体现竞争优势。
据中怡康提供的1月-10月液晶电视零售额数据显示,海信、TCL、康佳、厦华、创维、长虹等国内品牌零售额占比最大的尺寸均是32英寸,而索尼、三星、东芝等国外品牌零售额占比最大的尺寸则是40英寸或42英寸。可以看出,国内品牌将发力重点集中于市场的主流尺寸32英寸和37英寸之上,而国外品牌重点转向大屏,培育高端市场。
国内外品牌市场策略的不同,也直接影响其各自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排名情况。国内品牌仍占据销售量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据赛诺提供的2006年1月-10月全国液晶电视统计数据显示,在销售量占有率前十名的厂家中,前六名均由国内品牌占据,分别是:海信为12.86%,创维为11.12%,厦华为10.61%,TCL为10.42%,康佳为9.23%,长虹为7.52%,销售量占有率总计达到61.76%。国外品牌三星(5.95%)、飞利浦(5.24%)、东芝(5.11%)和索尼(4.93%)紧随其后。
不过,赛诺提供的2006年1月-10月全国液晶电视统计数据表明,虽然前十位的6个国内品牌厂家销售量占有率达到61.76%,但销售额占有率只有51.77%,分别是海信(11.69%)、创维(9.49%)、厦华(8.08%)、TCL(9.36%)、康佳(6.70%)、长虹(6.45%)。而国外品牌销售额占有率一改国内品牌垄断的局面,其中,三星位列第四(8.71%),索尼(7.99%)位列第六,东芝(7.95%)位列第七,飞利浦(6.30%)位列第十。
其实,国外品牌的销售量占有率不高但销售额占有率较高的事实一直存在,由于高端意味着高利润。在2006年国外品牌依据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在高端发展势头表现比以往更为迅速和明确,以此远离低端小尺寸液晶电视的价格血战。
区域:国内品牌销售整体占优
各个区域的品牌的表现情况无疑将直接影响整体市场的品牌结构。据赛诺2006年1月-10月分区域液晶电视品牌统计数据,在北方市场,海信、厦华和TCL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都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三;在华东市场,销售量位列前三的是海信、厦华和创维,而销售额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海信、三星和创维;在华中市场,海信、TCL、创维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都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在南方市场,销售量分列前三的是创维、TCL和长虹,而销售额位列前三的则分别是东芝、索尼和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