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投影显示技术主导的传统电子白板应用体系比较,交互平板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显示性能的优势,比如分辨率更高、色彩和对比度艳丽、抗环境光能力更强等等;第二,系统规格上的优势,例如智能一体化,节省了部署PC产品的经费、音效和显示一体化,节省了部署音响系统的经费、超薄结构一体化,更容易与推拉黑板结合使用等等;第三,产业创新上的优势,例如分辨率向4K发展、大尺寸产品日益增加、产品价格,特备是大尺寸产品价格的快速、向触摸屏产品的演进、向OLED技术的演进预期等等。
这些产品优势,使得液晶交互平板虽然是行业后来者,却在交互教学产业的爆发阶段真正用“创新”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相比较而言,投影显示的电子白板产品则面临着“创新惰性”。
例如,新光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有七八年之久的实用历史,却没有在教育市场普及;高对比度光学屏幕的历史也有10年以上,却也未能形成普及应用;高分辨率和宽屏幕比例产品的普及,短焦产品的普及也只是近年来的事情——但是,这些技术都已经是拥有10年以上历史的技术了;投影显示也未能很好的把握产品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某种意义上,传统电子白板和交互平板的竞争,差异不是出现在交互技术上(两种产品中红外交互技术都占据主要地位);而是出现在了显示技术上,同时也出现在了智能技术上。在这些方面,投影的弱势不是没有可以显著改善体验效果的成熟技术,而是这些改善体验效果的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速度远远不如液晶产品。
可以用如下结论来描述二者的创新状态:液晶等交互平板总是愿意否定自己,愿意突破自己,愿意第一时间迎接新状态的革命;但是,投影却喜欢慢悠悠的走路,有时候还有一点固步自封。后者的表现,是交互平板能够充分发挥所谓“体验”的后发优势的关键。
目前,对于更为接近最终使用者的县区采购为主的市场模式,教师的最后评判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液晶等平板技术为核心的交互平板,依赖于与手机、电视等同源的体验优势;依赖于一体化设计的产品功能特点;依赖于低维护性的产品拥有体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从市场分布看,东部地区、城市市场,对交互平板的采购积极性要大于相对落后和贫困地区。这是由交互平板整体造价,尤其是80英寸产品依然高于投影类型电子白板所导致。但是,经济发达地区优先选择交互平板的事实恰恰说明,这类产品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方向。是具有市场先进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