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是任何产业都绕不开的核心关键词:中国•北京2014国际平板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液晶和OLED面板产业的产能增长问题亦再次成为行业讨论的焦点。尤其是面对国内产业界“全球最大”的投资冲动,各种看空、看涨的观点激烈碰撞。
国内面板投资很有“冲劲”
“2014年中国平板显示器的市占率将提升到18.6%,是世界唯一保持不断成长的地区,预计到2015年,我国的TFT-LCD产能将占据世界第二位,其中最适合生产TV屏的8.5代线的产能将位居世界前列”:这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院士欧阳钟灿对国内显示产业发展的概括。欧阳院士还指出:“我们有责任提醒,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定要避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加强顶层设计和加强科学监管”。
无独有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刁石京也善意的提醒,现在面板产业的形势相对较好,各地方、企业上马新生产线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产业界需要完善自己的统计、分析、预警。刁石京指出,反馈信息表明“可能又有不下十条线在考虑上马”。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地区拥有两条5代线、一条8代线;长三角地区拥有一条4.5代线,5、6、8.5代线各两条;成渝地区拥有3条4.5带代线;珠三角地区拥有5代线一条,8.5代线一条。此外,在建项目还有京东方重庆8.5代、华星光电深圳T2线(8.5代)、武汉T3线(6代)、中电熊猫南京8.5代、昆山国显项目、成都六代线规划、深天马项目,以及其它一些产能扩张项目。——这些项目的总投资规模接近1000亿元。这些项目中以京东方、华星光电和中电熊猫三条8.5代线产能最大,对全球供给的影响也最大。
面板市场消耗有望持续“正增长”
国内面板产业投资规模加大的背景主要有三点:第一是现有生产线满产满销,国内主要液晶面板企业的盈利情况亦大幅提升。其中,京东方在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1亿元,净利润为10.42亿元,三季度同比预增50%;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85.06亿元,净利润9.81亿元;深天马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6亿元,净利润8139.24万元。
第二,市场需求保持正增长。例如,全球面板消耗第一大户彩电产业,虽然2013年和今年市场总销售台数会略有下降,但是由于平均需求的显示面积增长,实际市场面板需求依然在增加。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厂长廖炳杰指出,如果彩电平均尺寸增长一英寸,可能就要吃掉90K的8.5代的产能——用面积来算,总量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如果需求尺寸增加,可能增加一英寸,增加两英寸,可能就要吃掉两条左右的8.5代4K的产能。这种靠尺寸增长消化产能的方式是手机、PC、以及TV产品“面板需求增加”的主要途径。例如,苹果手机IPHONE6的显示尺寸从5S时代的4英寸增加到4.7英寸,显示面积增长了38%,也就是面板需求增长了约38%。
第三,业内看好“新型需求”的成长。例如,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孙永茂指出,移动医疗产业会从2013年的45亿美元会增长到2017年的23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是到50%;车载前装的TFT屏,从目前8000万台设备到2018年预计增长到1.2亿台,同时产品尺寸也会大幅增长——类似的产业还包括智能穿戴设备(苹果智能手表即将上市)、智能家居设备、各种社会信息化的显示标牌设备等等。这些行业需求从1英寸到数十英寸的产品不等。在大尺寸上,比如夏普主推的液晶触摸产品,应用于会议和教育市场,主要将消耗60-80英寸的显示器。这类产品若能普及,全球市场至少将产生2条以上8代线的产能需求。
以上三点是从全球产业结构来看面板产品的消费。如果从国内市场看,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的董事长王东升曾经表示,中国面板业的全球份额仍然只有13%,所以国内市场液晶面板仍然大部分要依赖进口,发展空间依然很大。中国大陆6大电视品牌2014年上半年所采购的4K电视面板,其中44%来自台湾,29%来自京东方和华星光电,27%来自韩国。2013年,液晶面板进口495.8亿美元,出口358.6亿美元,贸易逆差137.2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守着全球最大的彩电、手机、平板、PC等显示产品消耗行业,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彩电、PC、手机消费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社会、汽车消费国的巨大“内需”,而面板行业只占全球一成多,是不正常的经济结构,亦是产业机遇所在。(2013年,中国消费了约2.96亿台智能手机,约6060万台平板电脑, 约3260万台笔记本,约4930万台显示器,约5650万台电视,随着中国大陆中产阶级的壮大和人均收入的提升,相信这种增长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因此,无论从已经市场成熟的产品的显示需求日益大型化、新型需求产业不断涌现的角度看,还是从本土行业自给率角度看,国内面板产业都面临一个“持续增长”的可见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