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大屏行业包打全盘,不如合作共赢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3-07-18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投影时代“打造大屏产业升级版”专题策划之系列报道】:大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导致大屏行业自然也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尤其是随着近年来大屏行业应用多元化的发展,大屏系统的复杂性、行业的复杂性有明显加剧的趋势。这就形成了大屏行业企业对自身产业生态、行业内部分工和合作能力的系统性要求。

    早期的大屏系统,就是一个简单的显示产品。其基本构成类似于一台电视机:能够输入多个信号源,并显示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显示多信号源画面的时候,整体效果类似于“画中画”,或者“画外画”。在这种简单的应用模式下,大屏行业涉及到的边缘产品,主要与信号的传输和控制有关。

    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屏行业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的多元化。大屏系统除了保持传统的显示和信号切换功能外,还衍生出了对触摸控制、多屏交互、移动互联、智能识别和模糊判断等多种应用需求。与大屏系统紧密关联的产品,除了信号传输和切换设备,还增加了多种输入手段、多种网络连接和应用、通用或者特种的IT计算设备、五花八门的软件系统等等。这些周边的应用元素,不仅要传送视频信号给大屏系统,甚至还包括一些交互内容、控制信号的传递。

    面对这类新型应用的崛起,大屏厂商不再只关注自己专业的显示系统部分。大屏企业必须保障,自己的系统能够在更为复杂的信息环境中的稳定可靠运行,保证足够强的系统兼容、扩展能力。同时,在需要做功能和应用延伸的领域,大屏企业必须扩展自己的触角,在硬件和软件产品线上构建新的竞争点。而在另一些更为专业的周边系统领域,大屏企业则需要和工程伙伴一起设计整体系统,做到各种软件和硬件的兼容共通稳定用运行。

    大屏企业需要整合多元生态链

    这些方面的变化,构成了大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虽然行业内实力强大的企业,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一展身手,但是,这并不是说大屏企业可以“包打天下”,与关联产业的紧密合作和配合,谋求项目工程中的共赢格局,永远是大屏企业不可不认真思索的“关键课题”。

    第一,大屏企业不可能独自在硬件产品上实现全产业链整合。大屏应用系统的传统模型包括显示、控制、信号传输和切换等产品,结合新型的各种应用还包括交互系统、多种标准IT设备的互联等新问题和设备的加入。这些产品线,在技术上都不具有阻止大屏企业进入的门槛。但是考虑到实现商业效益的“规模”问题,大屏企业则需要对这些周边硬件领域持一定的保留立场。

    例如,基本传输设备,一家大屏企业的市场规模和应用数量有限。传输产品种类又很纷繁。大屏企业只是建立供自己使用的传输设备产品线显然并不核算。再例如一些标准IT设备,本就有很多价格低廉的世界大厂的产品可以拿来使用,大屏企业自建一套体系几乎没有商业意义。

    采用更多合作客户的硬件产品,作为核心硬件体统的必要配件,符合大屏企业的服务性行业的定位,更符合这些产品市场的自身发展规律。不过,采用多家厂商的硬件产品,就涉及更多的电磁兼容、电气特性吻合的问题。因此,建立强大的系统设计团队和稳固的客户伙伴合作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

    第二,大屏企业自身不仅是硬件企业,也是软件企业。但是,大屏企业也不会是包打天下的软件企业。大屏系统除了涉及到一些自身的功能性软件、控制性软件外还有很多相关的其它软件产品,需要兼容在里面。其中,至少包括通信类的软件和客户具体的业务软件。

    大屏系统自身的功能性和控制性软件,是大屏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些软件甚至涉及大屏企业最关键的商业机密。这类软件自然要掌控在大屏企业手中。但是,通信类的软件,多数是标准的IT或者通信应用,市场具有成熟的廉价产品可以选择。而客户业务类的软件,则必须由具体的业务设计部门和软件企业共同完成。由于关系到客户的具体业务,所以其专业程度也因为客户自身的差异而大不相同。对于一些要求单一的,大屏企业完全有能力加以满足。但是对于另一些行业,大屏企业则必须依赖良好的合作伙伴的参与,才能满足客户的具体应用需求。

    一个系统中,可能嵌入多方的应用、数据和控制结构,这不仅是软件来源并不单一产生的问题,也是硬件来源多样化会造成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屏企业必须在产品的兼容、稳定和软硬件接口转换等方面加强自身实力的建设,才能在日益复杂化的大屏应用市场中利于不败之地。

    第三,大屏行业的本质是一个服务性行业。这样的行业本质要求从业企业必须注重生态圈的建设。

    大屏行业拥有自己的硬件产品、软件产品、工程设计甚至施工队伍。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制造产业。大屏行业的客户项目,一定意义上可谓之千奇百怪。虽然具有很多相似的工程案例,但是更具有很多完全不一样的应用系统。无论从大屏行业自身的构成,还是从大屏应用的客户需求的差异性角度看,这个行业都具有产品项目的高度定制性,不是标准化的工业制造领域。

    而在另一个层面,客户拥有大屏系统之后,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客户和厂商都不会处于“一劳永逸”的状态。产品的维护、维修、升级改造等经常发生。厂商和客户的紧密服务关系会在大屏系统的全寿命期紧密保持。

    这些特点都决定了大屏行业的本质属性是服务行业。只不过这个服务行业是建立在制造业、研发和技术创新、以及工程实现多个“非服务”环节之上的。作为服务行业的大屏产业,必然要将竞争力的焦点放在服务品质上,而不是简单的在企业内部的产业链整合上。

    同时,服务行业面临的客户需求的多元性也决定了企图整合所有客户的需求于一身的做法是不实际的,也不符合客户需求中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原则。

    第四,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是大屏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战略。大屏行业不仅拥有以硬件和系统产品著称的企业,也拥有一些专职的集成厂商、渠道厂商。后者的大名鼎鼎就是大屏行业必须利用更多资源才能高速成长的直接证据。

    大屏行业的从业企业虽然是显示企业、也是软件企业、甚至还属于通信行业,但是这些企业在以上三个领域都不具有核心的产品制造和研发实力。以最关键的显示行业为例,DLP投影系统的光学部件、DMD芯片部件、平板单元的显示面板,都不是大屏行业的组成企业能够制备的产品。

    这就决定了,大屏行业的从业企业在上游方向,必须依赖于产业生态链才能生存和发展。而在不同的技术门类、或者同一技术体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大屏企业对上游市场的依赖也是不同。例如,在商用显示器市场,市场份额大量被品牌形象出色的显示巨头占据。大屏行业专业的从业企业,想和三星/LG等巨头竞争这一领域,无论在技术、制造、核心知识产权等方面,还是在市场影响力、品牌等方面都不具有优势。大屏行业对于这些领域最好的战略就是“拿来主义”。

    但是,事情的另一面是拥有制造和技术优势的核心企业,并不一定在应用市场或者在工程设计上具有行业优势。这方面即便是三星/LG这类巨头也难免有“求人”之处。而这些地方恰恰是专职的大屏企业的长处所在。不谋求在所有领域一家包办,而是在那些适合自己的领域,在系统整合和系统服务商角色上展示实力,充分利用行业内不同类型企业的优势资源为客户服务,其实就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利用一切资源快速发展自己。

本文导航
  • 第1页:中国大屏升级版策略篇之合作共赢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