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边缘”电视品牌的生存“路”在何方

彩电市场集中化的挑战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3-02-27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彩电市场集中化的挑战

    彩电市场的集中化是近年来一个热门话题。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甚至认为,未来国内本土彩电品牌将之剩下3-5家。

    从2012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数据看,海信、TCL、康佳、创维、长虹、海尔六大本土品牌的统计范畴内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两位数。三星、夏普和索尼,也拥有在一二线城市两位数的市场占有率。九大品牌更是瓜分了彩电市场近95%的市场份额。彩电市场品牌销量的前5名,每家单独销量都大于十名之后的所有品牌销量的总和。

    自05年至今,昔日活跃在彩电市场上的一些品牌已经消失或者式微。例如,此前国内六强之一的厦华已经不能进入市场前十,逐渐消声觅迹。三洋和先锋的品牌使用权被国美和苏宁承包了下来。外资巨头中比较成功的品牌飞利浦,已经在全面退出彩电产业。等离子电视之父,松下近三年来的业绩也是持续走下坡路,市场份额跌出二线阵营。05年至今,更有一些彩电品牌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比如夏新、雅佳、山水等等

    虽然,近年来也有新品的加入,但是能够成功进入彩电市场一线的品牌则没有。联想、明基、优派、同方这类IT企业在彩电市场的运作并不成功。老品牌复活类的牡丹、乐华也没哟形成全国性的市场进攻态势。拥有自主上游产业的京东方、熊猫的整机业务也“气色”不佳。只有海尔,凭借自己的渠道上的优势和白电产业的实力,在彩电产品线上能保持上升的势头,并逐步挤进了主流阵营。

    彩电市场的集中化是液晶彩电和智能彩电产品不断发展的必然规律。

    液晶电视属于液晶显示产业、半导体显示产业。而在液晶显示产业上,上下游都有集中化的趋势。液晶显示上游市场,2012年日本显示公司的成立,使得日本索尼、东芝等企业的小型显示器产业链充分整合。鸿海在在整合奇美和群创的基础上,在2012年获得了夏普十代线的50%权益。日系索尼在OLED(液晶技术替代者)方面与台湾友达合作,并在液晶面板采购上与友达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

    液晶显示器产业上,三星、飞利浦、冠捷等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中小品牌几近消失。市场集中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作为液晶显示器消耗的大头,PC产业的集中程度更高。联想、惠普、宏基、戴尔的全球主力地位不容动摇。国内PC市场联想更是拥有四成多的市场份额,PC市场本土中小品牌过去的5年内消失大半,DIY市场不断萎缩,品牌集中度空前高涨。

    液晶电视产业也具有半导体产业的特质。新兴的智能电视更是广泛依赖半导体存储和计算产品的支撑。而在半导体市场,产业集中的程度更超乎想象。全球大型半导体企业和产能集中在美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和我国大陆地区。领头因特尔、三星、台积电、台联电已经形成千亿美元级别的资产规模,成为世界级的巨头。这些制造企业几乎垄断者全球巨大部分IC的制造环节。

    建立在液晶显示和半导体产业技术之上的平板电视产业的发展规律必然深受液晶和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律的影响,像高度的产业集中化市场不断迈进。

    从全球来看,平板彩电市场集中化趋势已经形成。三星、LG、TCL,2012年彩电销量的前三甲占据了全球彩电市场超过4成的份额。全球彩电市场前五位销量持续超过千万台,三星自身更是达到4000万台以上的超大规模。全球彩电市场前五名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超过50%。而作为市场份额平均化的竞争者,前十名中的后五名,大多数则面临市场萎缩的压力:比如夏普、东芝等品牌,就是这类在2011年至今不断让出全球市场份额的代表企业。

    彩电市场集中化,对于全球,尤其是国内市场广泛存在的众多窄众品牌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这些销量较小的企业,面临着如何与“大象”竞争的难题。逼近,行业份额领先者,同时也是技术、投入和口碑的领先者。蚂蚁博大象的竞争中,窄众品牌如何站稳脚跟呢?

   

 标签: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