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消费电子市场,饥渴营销的概念被广泛认知是从小米手机开始:因为小米手机往往不购买,很多消费者拿着钱却买不到产品。由此也诞生了一批“倒货的黄牛党”。但是,饥渴营销自身不是新鲜产品,或者新事物。
一般企业的宣传理念是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物质财富和科技力量极大发展、极大丰富之前,消费者的需求是难以满足的。因此,本质上,任何产业都处于一定程度的“消费饥渴”状态。满足这种消费饥渴,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和产业、技术创新的唯一方向。这种消费饥渴是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关键动力。
但是,在小米等的饥渴营销上,这种深藏在“企业会尽最大努力满足消费者难以100%满足的需求”的“消费饥渴”被表面化、被提到了一切市场活动的最前头——不是,企业和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而是企业和产品联消费者眼下的需求都不能满足:而且是故意不满足。
2013年在彩电市场,小米电视再次脱销,创维最便宜42寸智能酷开阿里电视销售一个多月就宣告“售罄”,都是直接的“饥渴营销”——你拿钱来买吗?我可不卖啦!另一种“饥渴营销”的运用则与小米和创维相反,但是却以二者为基础:乐视电视公开打出,预约销售、永不售罄的口号,就是冲着小米等的“惹怒消费者的饥渴行为而来”。
对于参与饥渴营销的厂商,尤其是创维和小米这等直接参与的企业,他们因此会失去“一部分销量”,但是却可以为此得到“特殊的市场影响力”:这包括,品牌和产品的宣传效应、产品被优质平价的口碑效应、其它产品的追逐购买、下次新品上市或者开放销售的抢购效应等等。
这样的变化,让原本在最底层支撑产业和技术创新的,一直未被全部满足的消费需求和消费饥渴,成为了在最高一层舞台上、在聚光灯下直接拉动品牌成长的力量。同时,也会激励企业自身和产业的其它竞争者,在产品创新上更下功夫,以更新的产品来参与并实现对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不断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