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民族面板:京东方盈利大增,华星光电扩张生产线

依托近市场优势,本土面板业不惧量价齐跌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3-10-29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依托近市场优势,本土面板业不惧量价齐跌

    民族面板产业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但是与行业趋势唱反调的人士也大有人在。其中,核心的观点无外乎两个,一是对产能过剩的担心;二是对本土技术水平的担忧。

    就目前,全球面板行业最大的消耗行业,TV和PC两大行业的低迷,以及由此导致的大尺寸面板行业的量价齐跌而言,对行业性产能过剩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是,这种基于全球市场的判断,未必适合于国内市场。

    研究数据表明,2013年底本土市场的面板自给率只有30%。即便是现有规划项目全面投产,这一数字也不会上升到80%以上。内地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彩电、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各种显示数码产品的制造基地,累计产能占全球以上产品整机产能的6-7成。相对而言,本土最大的面板企业京东方,产能规模仅位于全球的第五位次。这充分形成了国内电子显示产业需求端和上游供给端的差距。

    在本土市场,与外资巨头竞争,国内企业拥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运输上的成本优势、研发上的快速产品反映优势、关税优势,以及本土制造的成本优势。这些优势集中的表现在产品的售价和市场竞争力上,是集中解决国内面板产业产能问题的关键点。

    此外,即便是从全球市场看,PC和TV行业出现了一定的萎缩,造成了面板产业的产能过剩担心。但是,这不是面板和显示行业的全部。首先,PC和TV市场的萎缩,主要是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不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回升,这一趋势必然逆转。第二,全球显示应用行业的中小尺寸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新兴产品市场依然在增长,而且未来还可能拥有更多的新兴电子信息和穿戴设备市场需求大量的显示产品。第三,全球显示领域,主要产品的换代频率在提升。比如手机产品的更新速度在提升。就连电视机产品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这无疑动态上加强了全球显示产业的市场规模。

    因此,即便从全球市场看,显示面板行业也面临着一个持续增长的产业需求。而面板线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技术进步频繁,技术延续性要求极强,不可能等到市场需求明确、出现短缺的时候临时建设。

    以上种种结论,都说明国内一些人对面板产业投资过剩的担忧是“杞人忧天”,也是外行行为。

    而在产品的技术上,目前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内民族面板业还处于跟随状态。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国内面板产业近年来的技术进步和追赶成绩、也不能因此就放弃了持续追赶估计先进水平的努力。

    以京东方合肥6代线投产时间点算,国内面板业在液晶时代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可达5-7年。而现在,OLED时代,伴随着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的崛起这一时间差已经被缩短到了1-1.5年。

    在具体产品上,OLED大尺寸化现在韩国企业遥遥领先。但是大尺寸OLED面板成本困境依然未能解决,同时其市场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传统的液晶产品项目上,即便是全球规模第一的三星,也有向外采购面板、甚至是采购金属氧化物和低温多晶硅背板组件。在液晶产品上,外资巨头显著的技术优势已经丧失。

    以京东方为例,其近年新增专利数位居全球业内前三,研发人员人均和单位产出专利量位居全球业内第一。2013年上半年,京东方申请专利数量已达到1600项,全年预计可达3500项。京东方新品推出能力及推出速度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全球新品首发率达30%,移动领域全球新品首发率高达60%。

    “中外行业技术差距从数年缩短到几个月,只是民族面板人最大的骄傲”,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如此评价民族面板产业在液晶项目上的进步。

    同时,技术和产品的领先性也必须和“成本控制综合考量”。例如,全球液晶之父夏普,无疑在液晶显示技术上位于顶级位置,但是恰恰是这个夏普是全球面板业最能亏损的企业。为什么呢?夏普位于日本的工厂处于全球面板行业的“成本巅峰”。成本高于同行,这也是夏普必须以最领先的技术抓住苹果这样的高端客户;或者十代线主要投产60寸以上大型高价位面板的原因:非此,夏普面板难以生存。

    面板行业最新的大规模量产技术无外乎低温多晶硅、金属氧化物、视网膜面板、4K面板等几项,这些产品京东方和华星光电都有突破。但是,二者都选择了和业内老大哥韩国、台湾企业一样的策略:高端产品只是少量、适量的按客户订单需求制造,而不是像处于“成本巅峰”、必须在性能上一决雌雄才能生存的夏普那样,全面转产新兴技术产品。

    比如,台湾友达,在4K产品上也在使用常规的非晶硅技术,而不是低温多晶硅或者金属氧化物TFT——因为友达4K产品的非晶硅显示效果并不显著低于夏普相应的金属氧化物产品,但是却有明确的成本优势。

    综上所述,国内面板业和外资巨头主要的技术差距表现在OLED产品的量产上,但是OLED产品远未成为行业主流——而且即便是这一产品的技术差距也就在1-1.5年之内。而在传统液晶产品上,国内面板企业不仅和外资巨头比较技术差距不甚明显、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甚至在成本和市场距离方面优势非常明显。这就使得对民族面板业“大投资”的“技术落后论”破产了。

    “做任何事情,总会有反对者,甚至有些人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有业内专家如此看待民族面板行业时不时冒出来的批评声音。这些批评声音,只是一味的说,“现在这样做会出什么样的问题,如之和不行,风险是多么的大”,但是却从来不明确指出“应该怎样做”,缺乏建设性的意见!

    对于这些人最好的回答莫过于民族面板产业自身的进步。2013年第三季度,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业绩再次高起,而且是在全球面板业量价齐跌的背景下,获得如此好的成绩,充分说明民族面板业原有的发展路径是正确的、此前的投资和等待是值得的,民族面板业从这一时刻起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全球市场的“优势竞争实力”。这些实力中至少包括:技术的进步、规模的提升、市场距离的优势等等。期望,这些真正表现出来的市场竞争力,能使得一些人对民族面板业的无妄批评减少些、信心增强些。

 标签:
本文导航
  • 第2页:依托近市场优势,本土面板业不惧量价齐跌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