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索尼开始真正的围绕电视产业的“策略革命”。
在2011年之前,索尼也深知面板技术和产能的重要性。索尼尝试最早推出OLED下一代平板电视机。但是,2007年12月1日索尼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XEL-1”,却因为极为昂贵而失败。(11英寸电视机的价格几乎相当于一辆家庭轿车。)同时,索尼与三星和夏普结盟进入液晶面板产业。但是没有技术的索尼和有限参股的地位,决定了索尼不可能因此而解决掉上游产业缺失的软肋,反而是用自己的资金“滋养了”竞争对手。
围绕着如何弥补面板短板进行的索尼彩电产业策略,至少持续了五六年,这不仅浪费了金钱、时间,也使得索尼彩电产业在全球的地位滑入二十年以来的最低谷。惨痛的结果告诉索尼,企图弥补短板的索尼不可能成功。与其纠结在面板的短处上,还不如另寻他途。
2012年,在2011年第四年连续亏损,而且亏损额度超越此前三年总和的极端困境下,索尼的转折开始了。索尼新策略的核心是“发挥长处”。例如,发挥还可以的手机市场的长处,挖掘影像和游戏市场的优势,发挥彩电市场的销售和品牌优势等等。
索尼新的彩电策略的基础基于彩电代工市场的蓬勃发展。失去了液晶面板市场话语权的索尼,牢牢攥着没有太多利润、比拼性价比的整机制造业已经毫无意义。超过75%的代工比例目标,不仅是索尼彩电的瘦身的开始,更是索尼优先发展自己的优势力量:品牌和营销,进而代替此前的执着于垂直整合,努力弥补“面板产业不足”的短处的策略的开始。
充分利用整机代工市场的成本优势,这不仅是索尼的策略,也是整个彩电产业的策略。东芝、日立、飞利浦、三星、LG、创维、海信、海尔、长虹、康佳、TCL、夏普都有部分产品线外包委托代工企业生产制造。甚至,松下在关闭和降低自己液晶面板产能的同时,还在2012年采购了台湾奇美(已经改名群创)三百余万片液晶面板:因为,台系产品更便宜。采购这些面板使得松下低端产品线更具价格优势。
“叫得上名字的彩电企业都有部分产品在代工”,这就是彩电产业的现实。如果论产能,鸿海和冠捷等彩电代工巨头都已经是全球前几位的彩电大厂,甚至渴望进入产能三甲之列。参与和利用代工资源,对于降低成本、稳定上游供给、加大市场组织的灵活性、分摊风险等方面都有无穷的益处。
再找到“代工”这个帮手的同时,索尼的视角并没有完全从“核心技术”上离开。作为曾经的全球彩电第一的王者,索尼虽然在液晶和等离子显示技术上失落了,但是其他环节的技术还在。索尼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彩电第一的梦想,也不会任由手中优势的技术资源、研发力量贬值和流失。而就在2012年,索尼拥有了一个机会。
2012年,三星和LG在年初展示了55英寸OLED电视,并声称将尽快将其投入市场。一场OLED逐渐替代液晶的新革命已经在显示产业界不可避免。
彩电,作为显示产品,首要追求的不是功能多样化,而是显示效果如何。液晶作为直投型被动发光显示产品,在黑色、灰阶、动态效果上具有先天劣势。对比言之,OLED则在显示效果上不仅超过了液晶,甚至超过了等离子产品,是最可能在效果上媲美CRT技术的新型显示技术。
早期,平板显示技术竞争阶段,索尼没有加入液晶和等离子阵营的关键点之一,也是,索尼瞧不上二者的显示效果。相反,索尼则非常器重OLED,在这种显示技术上研发投入非常之多,也获得了一批必须的显示技术储备。
在三星和LG向彩电和面板界展示了其在OLED产业上的成果之后,彩电和面板产业的其它同行都有些着急。不能视三星和LG独自做大OLED不理的产业共同利益,将拥有OLED技术的索尼和拥有平板基板技术、产能,但是缺乏OLED技术和经验的友达连在了一起。
2013年CES展会上,索尼展出的56英寸4K OLED电视就是索尼和友达合作的产物。CES展出的索尼OLED电视的制程大致是,由友达作背板和OLED材料涂覆,再交由索尼完成模组封装和彩电组装。其面板薄膜晶体管采用“Oxide金属氧化物”技术。这款产品在技术上还得到了日本出光OLED材料的支持。
与此前索尼和三星、夏普在面板领域的合作不同。这次的合作,索尼是拥有核心技术层面的参与的。而且友达是独立面板企业,和索尼之间完全是上下游关系,不存在像三星、夏普那样的“终端市场同业竞争”。与友达的合作,让索尼的OLED技术研发投入终于获得了转化成商业产出的机会,同时也给予索尼稳定上游客户市场关系的一个重要机遇。
正式有了代工产业和友达这两个帮手,才使得索尼2012年的彩电产业转型调整有了“放失之的”,也才有了索尼彩电产业构造崭新的“生态链”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