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向左还是向右:智能电视路在何方

从“面向技术”到“面向人性”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2-07-11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从“面向技术”到“面向人性”

    智能电视,或者说电视、彩电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

    能够回答着个问题的根本因素应该是消费者,而不是技术;应该是人的因素,而不是物的因素。因为,人类创造或者利用任何技术的目的,不外乎是为自己服务,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便捷。

    以现有的智能计算机技术而言,在PC电脑上已经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应用组合。站在智能电视市场门槛之前,再说“技术上”的问题,已经显得落伍。事实上,现在人们谈论更多的不是“技术不足”,而是“技术过剩”——我们拥有如此强大的通信、计算、绘图甚至人机交互技术,用这些技术我们到底能过做什么,除了目前已知的应用之外,这些技术还能带给我们怎样的不同感受。

    同样属于IT技术的智能电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面临技术过剩带来的产品开发从“面向技术”到“面向人性”的转变。但是,从现在彩电企业的普遍做法来看,这些企业还没有做好迎接这一转变的准备。

    例如,消费者都需要对自己的产品(包括即将购买的产品)拥有更充分的了解。然而,在彩电市场上却可以看到众多的被隐藏的内幕。一台彩电的重点介绍全部在于他的优点,参数说明集中在显示面板和接口上,严重忽略信号处理器、计算处理器、绘图芯片……这类隐藏在机身内部的关键技术部件的性能。很长时期以来,消费者判断一台电视信号处理器强大与否的标准主要是两个:看到的效果、以及产品的价格——厂商针对性的介绍,并明确说明产品任一处理器的性能水平的案例几乎没有。

    再例如,彩电企业很少严格的向消费者指出自己产品的寿命:市场上常见的那个几万小时的标称,只不过是背光源在保持较理想亮度效果下的可应用时间。而一台电视机包括机壳、半导体芯片、电容等独立电子器件构成的电路板、显示屏等多个组成部分:如此复杂的彩电产品的安全使用周期到底是多久呢?现在没有厂商愿意给消费者明确的说明。

    如果在回到“智能电视”这个主题上,则可以发现更为不“人性化”的诸多特点。产品设计非常单一、不同品牌产品功能雷同、没有适合于智能电视的专属外设同步研发和销售、销售人员很少能指导并解决消费者应用中的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远程在线客户帮助系统等等……似乎彩电企业对“智能”二字的认识是“只与产品和技术有关”。

    “技术过剩”,这是智能电视时代彩电企业真正要面临的“技术性问题”。这个问题的求解不仅仅在于追求更高的技术 标准,更在于如何理解技术与应用的关系,如何理解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技术过剩,这意味着彩电企业应该从尽可能开发更高技术的产品,转向为消费者提供最正确的产品;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应该从尽量追求先进产品转变成追求“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综上所述,智能电视市场的发展、智能电视的形态演化还存在着很多未知数!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于“技术如何进步”,而在于选择适合的技术为适合的人群制造出正确的产品。过渡的关心智能电视的普及速度,反而会使整个产业被“智能硬件绑架”,失去对“智能”的真确的理解——这种真确的理解不应该是“硬件性能多高、软件应用多全”,而应该是“更灵活的适合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智能=灵活,而非刻板的性能指标的提升。

 标签:
上一页 1 2 3 4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