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OLED电视来了 本土面板业积累不足

来源:中国OLED网 更新日期:2012-07-05 作者:佚名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2012年,OLED显示技术在平板电视上的应用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随着三星和LG8.5代线量产计划的逐步推进,OLED电视机将很快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比LCD液晶电视的普及速度,这种被称做"终结者"的梦幻显示技术,OLED电视的普及效率将达到LCD产品的两到三倍。

    OLED电视的出现、发展和普及,必然给本土电视产业带来很大挑战。就如同此前LCD电视的普及过程,国内电视企业也纷纷经历了数次盈利、亏损的波折,尤其是在上游面板产业上,直到2011年才实现8.5代线的量产。

    从技术体系、工艺和产业布局上,OLED面板线将主要来自LCD线的改造:二者同样属于薄膜半导体产业,亦都属于显示产业,采用LCD线改造OLED面板线复合液晶产业升级发展、和电视产业升级发展的趋势。这也是目前三星、LG加快OLED产业布局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星和LG是较早布局LCD液晶面板线的企业。早起生产线基本已经收回大部分投资,一部分设备也进入更新期、或者大修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其转产新型的OLED产品,能够以更高的价格销售产品,从而使其市场线利润最大化。事实上,在三星将旧的LCD生产线部分改造成OLED面板线的同时,其LCD线原有专属设备正在准备在大陆苏州设立一条"半新"的LCD8.5代线。

    奥维咨询平板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李秋纬认为,OLED的生产是建立在LCD基础之上的,在既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升级,是可以生产OLED的。这种做法更经济,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通行做法。"其实只有具备生产LCD能力的厂商,才能去生产OLED。"

    OLED产业的这种规律也决定了,我国大陆地区LCD面板起步晚的特点,将"拖累"OLED面板产业的发展。相对的那些在LCD面板线投资较晚的企业,如果跟近三星等企业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改造现有的、较新的LCD面板线;其二是建设全新的OLED面板线——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后起LCD面板企业投资OLED更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

    但是,OLED面板产业是未来的显示产业的核心,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制造国,我国应该,也必须掌握OLED大尺寸面板产业的相关技术,并建立起现代化的制造能力。

    就OLED基础理论和专利而言,主要掌握在美国和英国企业手中。但是,在产业化的工艺技术方面,日本和韩国企业则起步较早。其中,三星更是通过近10年的努力,逐步成为了OLED专业持有数量最庞大,尤其是在大尺寸技术方面最为成熟的企业。

   

本文导航
  • 第1页:OLED电视给本土电视业带来新挑战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