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界的某些“未卜先知的仙人”传说,2011年是智能电视的启蒙年,2012年则是智能电视的普及年。然而,对于这样的观点,业内赞同的声音却并不多:智能彩电赚吆喝不赚量,赚钱不赚市场份额的市场反馈已经不是秘密。
智能彩电声势浩大
目前,国内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智能彩电的概念:云电视、安卓电视、语音电视、手势电视、在线支付电视、微博电视,几乎没一个品牌不在打智能概念。康佳、长虹、TCL、创维、海信、三星、LG等等品牌均会在最显著的宣传未知向消费者推荐之一“时尚”概念。一时间似乎智能电视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不仅是彩电厂商们对智能报以钟情,一些周边厂商也在炒作智能的概念:例如通过购买一个智能盒子,可以将家庭既有电视升级为智能电视的宣传,已经代替了多年前开始盛行的“高清播放机”,成为影音播放设备市场的一个新嚼头。甚至,一些手机厂商都在宣称自己的手机与电视链接,可以使得电视机的应用智能化。
智能彩电面临系统系准备不足的瓶颈
面对来势汹汹的彩电智能潮,如何才能科学理解智能电视的本质呢?
业内专家表示,智能电视本质上体现了“三网融合”、“三屏融合”的概念。智能电视是指那些能够自由的获取包括电视网络、互联网、甚至手机通信网,涵盖了DVD、BD、高清播放机、PC电脑、手机等等各种终端设备的“影音娱乐”、“资讯互动”和“支付消费”功能的电视机产品。
通过对智能彩电的本质的解读,可以看到,智能电视不仅仅是买回家的那个黑色的“矩形壳子”,更包括一系列的系统支撑。例如,内容平台的支持、应用平台的支持,内容和应用授权的支持和保密,系统硬件与软件运行性能的匹配支持,OS操作平台的支持,各种输入界面工具、程式和硬件设备的支持等等。只有这一系列系统性的支持纷纷到位,智能电视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性能。
而从另一个方面讲,目前智能彩电市场还存在着“消费者市场”准备不足的瓶颈。强调三网融合、三屏融合,就必须强调电视网、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有效接入和互通,就必须强调电脑、手机、电视等多种应用的互通和融合。这样的消费市场要求消费者在多个方面具有应用习惯、应用技术、应用平台和硬件、以及应用资源资金投入的准备。具有完善的这样的家庭应用条件的用户,目前所占比例依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