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等离子规模为1970万台,占全球平板彩电市场份额的8.75%;中国等离子规模为290万台,增速可能达到37%,同比增速一倍以上。等离子占中国平板电视份额的7.09%,并且在未来几年内份额逐步提升,维持在8%左右。
国内市场目前虽然仍是液晶占主要份额,但是,行业内等离子屏正在扩大产量。同时等离子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使得在今后的3D发展中将有更大的拓展空间,再加上等离子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等离子的市场优势日益显现。
从整体的等离子市场表现来看,等离子电视的毛利率达到35%的水平,等离子的毛利率比很多液晶电视的毛利率水平高许多。从去年至今,大概一年左右的时间,等离子电视终端价格下降的幅度较小,必然在整个销售规模上带来一定的贡献。
较高的毛利率必然意味着较高的盈利空间,而越来越多的平板电视生产商也由液晶转向等离子,并加大对等离子的投入,这不仅源于政策的积极引导,也源于等离子本身的成本优势。
奥维咨询公司总经理喻亮星在2011PDP国际论坛上曾表示:“在等离子特征方面,尤其是中国等离子市场大概有四个方面的明显特征:第一,等离子产品的利润对企业来讲非常重要;第二,等离子增长速度在迅速提升;第三,等离子市场在整个平板显示地位在不断的提升;第四,像长虹和松下企业,一直在强势引导着等离子这个增长空间较大的市场。”
就等离子的成长速度方面,2010年,中国等离子电视销量成长速度同比增长25%左右。而今年1到4月份,等离子电视成长速度超过了30%,液晶同比增长只有6.6%。所以,等离子市场的增长在国内是个非常重要的亮点,也意味着等离子的发展面临新的转折阶段。等离子在中国电视的地位变得愈加重要,特别是在平板的地位上来看,成长和提升的速度显著。
等离子电视成长速度远超液晶,说明等离子电视的优势正逐渐得到渠道商的推崇和消费者的认可。众所周知,液晶与等离子的竞争一直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而孰优孰劣也一直被争论不休。但等离子产品在技术优势上的略胜一筹是业界普遍认可的。
在市场的竞争格局方面,等离子目前的竞争格局比较稳定,企业间的良性竞争推动着等离子电视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从零售的数据来看大概在290万左右。企业间的良性竞争激励各个彩电企业不断扩大生产、提高质量,逐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良性的循环促使平板电视业在高速行驶的轨道上平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