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芯少屏”,中国家电企业面临着代理商化与边缘化的困境,国内彩电企业终端产品70%-80%利润空间被显示屏企业吸收,整个产业呈现出价值“空洞化”状态。为摆脱产业困境,长虹率先在2004年启动等离子屏项目规划。中国要有自己的屏,长虹要有自己的屏。
2004年,长虹投资40多亿的等离子项目启动了。2006年,并购韩国等离子鼻祖欧丽安等离子公司,获得300多项专利,填补了国内等离子屏技术的空白。此后,长虹旗下子公司虹欧公司持续致力于新型显示技术的创新升级,2011年4月25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3D等离子显示屏的全面量产,实现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新型等离子显示技术重大突破。
日前,记者在四川长虹公司占地约5平方公里的PDP园区内,看到一张张玻璃基板静静地躺在全自动化流水线上,它们将在封闭的自动化流水线上运行近一天,经过几十道大工序和成百上千计小工序,成为一张张显示画面栩栩如生的等离子屏。
据介绍,长虹PDP生产基地2007年开工建设,2010年1月正式导入量产,今年42英寸以上高清、全高清3D等离子显示屏全面量产,综合良品率超过90%。今年,长虹等离子屏预计年产量将达到110万台,基本实现产品边际贡献的平衡。
3D助推等离子电视
从全球平板产业来看,3D已经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认可,甚至有专家预计,3D 将很快进入普及阶段。从国内外各大企业获知,每个企业都已加大对3D 产品的投入,将带有3D功能的平板电视作为下个阶段的助推产品。
从整个平板电视的角度来看,3D的超薄、大尺寸、超高清、多用途,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运用,体现其技术形象的多功能超感享受。
3D的到来,为整个PDP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动力。尤其是为长虹的等离子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市场机会。从去年的6月份开始,长虹借助世界杯启动了PDP的战略,到去年底统计,长虹占整个3D市场的四分之一。
长虹负责人表示,PDP和3D的结合,为长虹PDP、中国PDP,以及全球PDP带来不可估量的机遇。“我们对PDP和3D结合的前景非常看好。”长虹公司总经理刘体斌对记者称。
等离子的自发光原理使PDP在3D时代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3D在PDP中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将成为PDP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2011年2月,3D-PDP在PDP产品中的渗透率达7%,据AVC调查,等离子面板厂今年致力于在等离子3D产品上进行推广,主要集中在50、60等大尺寸产品上。数据显示,3D-PDP国内外品牌的份额比重为81:19。
3D不仅是等离子的一个重要机会,更是促使等离子电视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PDP产品加载了3D功能,丰富了中低端产品差异化选择,使得等离子产品在46-47英寸LED产品中的竞争占据优势地位。企业生产出的多个等离子系列,丰富了产品线布局,补充因低价液晶产品损失的利润。全尺寸布局的等离子3D产品,强化了等离子产品的竞争优势,并且开拓低端市场的3D普及。
而长虹方面,等离子优势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南和华东地区。据了解,长虹利用等离子较大的毛利空间,让利三四级市场经销商,得到经销商的大力推广。
总之,3D是当前和未来厂家开展产品规划的重要支撑和出发点,也是PDP产品力提升的重要卖点。3D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同时也得益于等离子的企业,包括三星、松下、长虹、海尔这样的企业,也逐步回到等离子这一领域。这样多方面的力量推动中国的等离子市场在快速的成长。整体而言,2011年中国彩电市场的竞争强度将会超过2010年,同时3D-PDP的机会行业一致比较看好。因此挖掘PDP的细分市场机会,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差异化竞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