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时的日本模式
尔必达的没落也是日本电子业界近年面临严峻局势的一个缩影。
iiSuppli中国区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表示,尔必达的倒下和包括彩电业在内的众多日系电子行业陷入困境说明,以往日系企业注重品质和规模时代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全球电子产业新趋势是创新和快速应变能力。不能及时改变就意味着被市场淘汰。
“日本电子产品过去的竞争力是品质高,规模化生产,但是如今市场需要的是变化,没有创新和灵活应变,无法取胜。”顾文军说,日本电子企业都是会社模式,公司规模大,决策很慢,应变能力差。
至今,尔必达仍主要提供电脑用内存,而没有跻身移动产品内存行业,也没有涉足为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存储器广泛使用的闪存。而竞争对手三星则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开始转型多元化生产,能够实行交叉补贴(cross subsidize)其DRAM操作。
与日本都是大型企业一样,韩国也走扶持大企业策略,但韩国三星电子等大企业比日系企业要开放,善于整合全球资源。
顾文军表示,日系企业——包括尔必达——需要的原材料只会向日本企业采购,由于担心技术外流等保守决策,不在国外设厂,也不愿和合作伙伴分享技术。
“现在芯片设计领域有很多创新的小企业冒出来,这些小企业决策快,创新多,但是日本早年一直扶持大企业,这对日本的小企业造成了打压,这些日本大企业陷入困境以后,没有小企业成长起来顶替接班,这就是使得日本电子产业越来越失去竞争力。”顾文军还认为,日本企业的保守作风到现在还没有改变,日本去年“3·11地震”发生后工厂外迁选择东南亚国家,都不愿来中国,这会使得日系企业再次失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