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尔必达破产牵动全球内存版图

来源:东方早报 更新日期:2012-03-07 作者:佚名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2月27日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的日本尔必达(Elpida Memory,6665.TO)昨日在东京股市交易中大跌97%。

    这家全球第三大动态半导体内存(DRAM)企业申请破产保护时,负债4480亿日元(约合55亿美元),创日本制造企业破产规模之最。

    这一破产消息在全球内存行业旋即激起“骇浪”。据台湾集邦全球电子交易市集(DRAMexchange)的数据显示,DRAM芯片现货价格2月28日大幅走高,主流DDR3(双数据速率3)价格最高上涨13%。

    尔必达主要生产DRAM,即电脑中必不可少的组件——动态半导体内存。由于DRAM芯片被加工成条状插到电脑卡槽中,故又被称为内存条。

    尔必达破产的影响,已迅速波及中国市场,内存条报价昨天上涨了10%~25%不等。

    日本的“国策公司”

    这还不是尔必达破产故事的全部。《日本经济新闻》评论,尔必达破产简直是政府直接介入民间企业经营无效的教科书式案例。

    新华社2月28日的一则随笔,概括了这一经典案例的来龙去脉。

    作为日本国内惟一一家DRAM制造企业,尔必达的落幕显示,在全球电子业洗牌大潮中,仅靠国家保驾护航并不能确保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幸存。

    尔必达诞生于1999年,实际是整合了日立、NEC、三菱电机的DRAM业务,其成立本身就带有保护日本DRAM产业的政府意志。

    但就是这样一家得到日本政府特别优待的企业,未能挺过内存行业的低潮期。2008年金融危机中,DRAM全球需求继续大幅减少,产品价格也进一步下滑,尔必达濒临绝境。

    日本政府此时再次向尔必达伸出援手。2009年,在日本经济产业省主导下,日本通过《产业再生法》修正案,授权日本政府可对拥有国际领先技术、但面临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施以援手。2009年6月,尔必达成为新法的首位受益者,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向其注资300亿日元(约合3.7亿美元),其他主要金融机构则提供了约为1000亿日元(约合12.4亿美元)的贷款,实际上成为日本“国策公司”。

    然而,好景不长。尽管有政府注资和政策扶持,尔必达在接下来的经营中遭遇日元升值、韩国同行强势崛起、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双双下滑等影响,经营始终没有明显起色。尔必达于本月初发表的财报显示,2011年4月-12月期决算中,公司亏损达989亿日元(约合12亿美元)。

    据日本媒体报道,申请破产重组后,尔必达发行的普通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等违约债务的本息金额将达1385亿日元(约合17亿美元)。日本政府此前投入的部分公共资金也将无法回收,国民负担因此新增最多280亿日元(约合3.5亿美元)。

    此外,尔必达股票将于3月28日从东京证券交易所摘牌。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年为支援尔必达奔走的经济产业省高官不久前因内幕交易被捕,其涉嫌内幕交易的对象也包括尔必达股票。

本文导航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