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7日,苏宁电器电视对外宣布,将上游厂商在其全国连锁门店全面推行“明码实价”销售,不再接受议价,随后,大中、国美等卖场也纷纷跟进。“明码实价”实施至今已有将近一月,而据笔者了解,连锁在此期间并有完全兑现“明码实价”的承诺,部分店面还可以讨价还价,明码标示的价格还有一定的水分。
多位家电卖场的促销员透露,明码实价还是带来了变化,以前挂牌价和成交价有数千元的价差,现在价格水分被压缩到千元以内,甚至只有百元左右。那么“明码实价”为什么难以实施,“明码实价”实行的阻力都有哪些呢?
消费者不认可
据了解,一些习惯砍价的消费者在面对明码实价时,如果促销员称一分钱不便宜,他们随即转身就走了。某促销员称,明码实价实施以来,反而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和时间的支出增加,他们现在需要向顾客反复解释“明码标价”的规定。然而在消费者的印象中,买家电就要讨价还价,哪怕便宜几十元都行,这已经成为他们心中的一个惯例。
多为消费者表示,并不认为明码标价有什么作用,因为买家电一定是要讲价的,这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也有部分消费者认为,买家电还是要多家卖场对比价格,如果价格确实便宜,也有可能会选择成交。此外,还有消费者表示,谁知道家电卖场承诺的实价是否是真正的实价,不还价万一卖亏了怎么办?
家电卖场单方面承诺的明码实价,到底价格有没有水分?卖场还拥有多少的利润空间?万一消费者因没有议价造成的种损失又由谁来补偿?最终又应该对卖场采取何种处罚和监管。针对明码实价一事,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指出,苏宁没有解决好第三方监管的问题,完全是自说自话。
业内人士指出,家电不同于油、盐、洗发水等快消品,作为家庭耐用消费品,长期以来消费者习惯了‘货比三家’和‘讨价还价’。当前,以苏宁一家的力量推动明码实价的落实,显然不太可能。这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遭遇各个门店或各品牌促销员的扭曲,最终让实价不实,反而影响了苏宁的企业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