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通知,全国三省一市家电下乡政策距离到期仅有月余。今年11月30日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家电下乡政策将到期,而在“后家电下乡”时代,中小企业如何面对售后等问题,仍是未知数。
记者昨日从相关渠道获悉,由工信部牵头,与全国数家第三方售后服务公司合作的“家电下乡售后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已有定稿,未来将在湖北及山东两省试点,预计或于明年底在全国推广。
产品售后亟待解决
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四年后即将结束,而业界对于政策到期后的遗留问题也有诸多讨论。有数据显示,家电下乡中标的洗衣机品牌有100多个、冰箱品牌将近200个,其中绝大多数品牌在一线城市并无在售。这意味着,当政策退出后,这些不常见的品牌能否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好售后,仍是疑问。
记者获悉,不少企业有超过50%的产品销量是通过家电下乡实现的,而利润全部来自于国家补贴,可以说,如果没有补贴,这些企业完全是在赔本赚吆喝。采访中,广东一位中小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家电下乡中他们的中标产品主要市场是粤东、粤西,政策补贴取消后,市场确实很艰难。该负责人直言,“有道德有良心的会继续为产品提供保修,很多没能力,鸟枪换炮,牌子都不要了,还哪里来的保修?”
中国家电服务维修协会副会长郭赤兵表示,目前农村家电售后服务系统仍不健全,尤其是一些借助政策补贴发展起来的中小品牌,其关注的重点仅仅是销量和利润,售后服务建设则很滞后,一旦这些中小品牌在政策退出后消失,购买了其产品的农村消费者将面临维修难等问题。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初,全国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89亿台,实现销售额4299亿元,共计发放补贴490亿元。根据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家电下乡产品使用及售后服务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家电下乡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每8台就有1台出现过维修情况。按照这个比例计算,目前全国至少有2360万台下乡产品出现过维修情况,家电下乡售后系统的完善迫在眉睫。
郭赤兵认为,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未雨绸缪,将政策退出后可能带来的售后服务问题纳入考虑范围,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农村家电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模式迟迟“难产”
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将针对各地不同情况,推出企业直接服务、政府主导构建、第三方家电维修企业三种售后服务模式。但截至目前,这三种模式中,仅湖北省在试点政府主导构建统一维修体系,传闻中的“第三方家电维修企业模式”却迟迟不见,按照工信部此前的说法是“仍处于探索中”。
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有听过,但是眼见家电下乡首批就要结束了,这个退出机制的实施却不见动静,也没有时间表,未来中小企业售后如何实现让人堪忧。
“引入第三方服务是个大工程,需要搭建统一系统、统一的呼叫中心、解决配件问题以及第三方服务商网络布局完善。”一位服务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尚没有一个像海尔、美的一样的第三方售后龙头企业去支撑,最终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目前还在布局网络中,工信部将在明年下半年进行验收。”青岛赛维电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向信息时报记者透露,“家电下乡引入第三方服务的事情,工信部正在积极低调的推进中,实施方案已经定稿,会先在湖北、山东两省做试点。”他同时强调,具体的时间表仍要由工信部敲定。
据介绍,目前有5、6家第三方企业参与该项目,业务能力基本能够辐射到全国家电下乡范围区域。“第三方企业布局好维修网络之后,再依据自己的网络优势,在各个区域的进行竞标,主导思想是要做到‘大修不出镇,小修不出村’。”上述人士表示。
按照采访中企业的说法,目前这一工作仍处于网络建设中,统一的呼叫中心、统一维修系统都在讨论阶段,并未成型。据业内人士估计,按照这种速度,明年年底至2013年初或能够实现该方案。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尚没有得到工信部相关部门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