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crosstalk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种,第一情况是由于3D眼镜开关速度较慢造成的,比如画面已经切换到右眼,结果左眼的镜片还没有完全关闭,这样消费者就看到了全部右眼图像和部分左眼图像,如此循环下来,就造成了最后看到的立体画面中出现较多的重影,也就是crosstalk。
3D立体感的产生主要靠左右眼画面之间的景深差距
第二种情况就是眼镜的速度够,而面板的切换时间慢造成的。例如当前时间点该显示右眼画面,可是由于面板响应速度较慢显示出的右眼画面中还存在部分左眼画面的残留,这样即使眼镜的开关速度足够,也同样会造成串扰问题。
目前的3D电视基本上都基于REALD的主动快门式3D方案
对于这两个问题,第一种情况也就是3D眼镜开关速度的问题相对好解决。因为目前各家3D电视大都基于成熟的REALD方案,在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3D眼镜技术上难以分出高低。而第二个问题则要依托于面板本身的响应速度指标,如果这个指标上不去,确实很难提升最终成品的3D立体感。
说到响应速度,IPS硬屏相比于VA软屏目前确实占据了一定优势。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IPS硬屏 已经可以达到全球最快MPRT 3ms的响应时间,比高端VA面板的MPRT 4ms成绩领先了25%。这个优势不仅让采用高端IPS硬屏的电视在动态清晰度方面具有优势,在3D画质方面也具备了领先优势。
当然,影响3D画质的众多因素中crosstalk虽然重要,却并非唯一。例如在看3D立体影像的时候,3D眼镜就会对光线产生一定的阻拦,这就引入了影响3D画质的另外几个重要参数:3D画面的亮度一致性和色度一致性。
可以说,在3D电视时代,消费者对画面亮度一致性和色度一致性的要求会更高。因为可视角度即便是发生了幅度不大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画面的锐度、色彩拟真度和双目视差发生较大改变,从而对最终的3D立体画面成像效果也会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假如多人同时观看一个3D屏幕(例如一家3口),那么处于屏幕正中央90°垂直视角的观众肯定只有一个,剩下的观看者只能以一定的可视角度观看屏幕,如果你家的沙发比较宽敞,或者你坐的离中央位置太远,那么就很有可能发生由于屏幕亮度、色度不一致产生3D画质损伤问题。
毕竟在2D时代液晶行业内部就对可视角度和色彩偏移率这些指标非常看重。虽然从数据上看VA软屏和IPS硬屏在可视角度上仅仅有2°左右的差距,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它们的差距显然要高于数字体现出来的差异。如果在放在对这些参数更加敏感的3D时代,这种差距势必有被进一步放大的可能。
可以想象,3D电视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VA面板阵营去开发可视角度更广、色彩一致性更高的新型面板,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也是非常乐于看到这种情况。
此外,在观看3D立体画面的时候,我们总会产有一种往前站的欲望,因为越往前站,你会发现你看到的视角越小,画面就越大,同时画面中的立体景物会越有冲击力更加震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IMAX巨幕3D影院的票价要远高于普通的3D影院。
随着观看距离的缩小,以及观看3D立体图像时眼球负担的增加(观看3D影像时眼球需要较为频繁的对焦、变焦运动),视力健康问题再次被摆上桌面。而这个指标和液晶面板之间,也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由于色彩风格的差异,以色彩艳丽著称的VA面板和以色彩还原真实著称的IPS面板本身就容易给观看者带来不同的主观视觉疲劳度体验。加上由于液晶分子运动方向不同产生的两类面板亮度变化幅度不一致,之前已经有医学报告证明IPS硬屏在视觉舒适度上存在一定优势。在3D立体显示这种对人眼负担更重的模式下,相信未来这两类面板还会围绕视觉舒适度继续展开竞争。
通过我们对近期3D电视评测中出现过的部分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3D电视的出现不仅仅是带来了多一个维度的画面,也将进一步推动平板电视行业特别是液晶面板行业朝着“更高(色彩还原性)、更快(响应时间)、更广(可视角度)”的方向前进。同时3D在大画面下才能发挥出最佳优势的事实,也可能会促进液晶面板制造业加快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布局的速度。
而在2D时代就已经结下了不少恩怨的“IPS硬屏VA软屏”大战,在对面板要求更高的3D时代显然也不会停止。对更高画质的追求必然会导致双方在技术上的进一步投入和进化,对于最终的消费者而言,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