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一体化的推进,使得TCL对彩电产业链的掌控程度将提高到65%。
2009年4月23日晚,经历30个月的煎熬等待和六度“变脸”后,T C L集团终于成功A股定向增发逾9亿元,李东生舒了一口气。自此决定TCL两大液晶模组项目生死的资金终于落定。
在定向增发募资中,李东生认购了18%的股份,共计6310万股。虽然跟2007年6月初步方案预计的23亿元相差甚远,但毕竟为TCL集团进军中上游来弥补短板增添了一份“养料”。
据李东生透露,增资的主要用途就是液晶模组项目。
TCL的2009年1月彩电销售数据显示,传统的CRT(一种显示器)正加速淘汰。除了TCL,长虹、康佳、创维、海信、海尔的平板销量都一路看涨。
作为平板领域的最重要分支,液晶电视成为各大家电巨头的发力点(长虹力挺等离子除外)。
“要发展平板液晶电视产业,就必须进入显示部件这一上游产业链,否则难以建立完结型竞争力优势。”原T C L集团彩电新闻发言人刘步尘告诉《英才》记者,其中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面板和模组两部分,前者占整机成本的60%,后者占15%左右。
20多年前,日本和韩国就开始投资液晶电视的技术和产业,能自我生产面板和模组。但在中国,因为专利制约,加上面板建设需投入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资金限制,面板只能依靠从国外采购。整个上游产业链中,只剩下模组可自家掌控了,于是“先进入投资不是很大的模组”就成为国产彩电商的策略。
国内CRT时代讲究靠近市场,平板时代则讲究靠近模组。随着液晶电视销量的上涨,如何在传统CRT电视“谢幕”前,在液晶模组上取胜,最终提高利润,成为国内家电巨头共同的考题。
为此,T C L、海信、康佳和创维都在暗中酝酿模组。
早在2008年4月15日,李东生就已开始布局液晶模组。今年3月,T C L液晶模组首条生产线完成试产,进入全面量产,首月共产32英寸液晶模组20700台。
据了解,因为产业技术发展较快,原来TCL定向增发只考虑做一个液晶模组的项目,现在延伸到项目上下游,形成液晶模组整机一体化的产业链。
李东生说:“现在我们不是单纯依赖进口模组来组装,而是自己在面板中装自产的模组,再装成总机。模组一体化的推进,使得TCL对彩电产业链的掌控程度将提高到65%。2009年供应链周转天数将降低到37天,而三星目前是45天。”
据TCL液晶模组项目负责人贺成明介绍,随着液晶模组的产量加大,物流周转、包装等环节将被砍去,最终降低成本。
目前,因为资金和对模组重要性认识不足,彩电业内,只有TCL和海信的模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们的模组在一个供应链的流程里面实现,设计观念是最新的,不单在中国是第一,在国外同行当中也是遥遥领先。”谈起对手海信,李东生一脸自信。
刘步尘指出,虽然面板才是彩电业的制高点,但国内厂商主要体现在模组的较量,跨入液晶模组一体化工厂的建设,也就意味着TCL率先间接抢占了国产平板电视产业链的制高点。
在清华经管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秦合舫看来,模组上和整机一体化所取得的成本优势可助TCL在液晶电视市场获得更大竞争力。即使手机和家电产品销量仍然有下滑,也能够被液晶模组上获得的营业收入所弥补。
而在李东生的规划中,模组还有着深一层考虑。
“国内家电还处在提高自身工业制造阶段,平板电视种类多,但产品的性能、技术都在模组阶段。而模组整机一体化,则是提升彩电工业制造能力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