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京东商城:最具争议和可能性的B2C渠道

京东的快速增长
来源:创业家 更新日期:2009-06-11 作者:佚名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京东商城是最先突破20亿、40亿,甚至100亿的中国B2C公司。它如何在痛苦、曲折中与供应商建立牢固的合作?它的IT系统足以支撑体系的运转吗?

产业链上的博弈

刘强东说他三年只做成功一件事情,打通与产品供应商的关系。这个过程很痛苦、很曲折的,甚至至今也没有彻底完成。京东与产品供应商的矛盾不时被公开化,但刘强东相信,矛盾终究会解决,因为京东掌握如此多的终端用户,而且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

京东商城对传统零售业是一种颠覆,而它与线下零售企业的矛盾、与品牌企业的冲突不时被公开化。

2008年11月14日,明基对外发布声明,针对“个别企业以3099元的非正常低价销售BenQ投影机产品”,明基“不保证为原厂正货”、“不保证核心零组件为原厂生产”、“不保证提供正规质保服务”,明基“决不允许不法分子以任何方式损害品牌声誉”。圈内人都知道,这个“不法分子”就是指京东商城。

京东的价格究竟有多低,以至于明基会发出如此措辞激烈的声明?以此次涉及的BenQ MP512投影仪为例,当时的市场报价为3999元,实际成交价通常会稍低,但也保持在3600元以上,而京东的价格仅为3099元,便宜了至少500元。这种价格优势对于消费者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对传统渠道商则是致命的杀伤力。

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几年中,刘强东遇到无数次品牌厂商或代理商的抗议、打压和封杀。品牌厂商视京东为“捣乱者”甚至“怪胎”,担心京东的低价冲击它既有的渠道价格体系。而对传统渠道商而言,京东的出现甚至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存。2007年,甚至有渠道商在论坛上发帖打听“老刘”的住址,扬言要把他“砍了”。

“2005至2007年,三年我就做成功了一件事情,打通与产品供应商的关系。这个过程是很痛苦、很曲折的,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利益——我有这么多终端用户,而且以每年3倍多速度增长。”刘强东说。

不过,在用户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前,京东只能从中小代理商做起,因为品牌厂商或大代理商不会将京东放在眼里。京东通信数码采销部总监王笑松的体验最为典型,他曾在沃尔玛工作7年,过去在与供货商接触时,从来都处于强势,到了京东商城,完全颠倒过来,不仅要主动去和品牌厂商接触,解除他们的疑虑,普及网络销售的好处,往往还需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取得进展,很多时候要打打谈谈。

当京东的销售达到一定规模后,遇到品牌厂商的打压时,京东会采取强硬的反击措施。还是以BenQ MP512投影仪为例,在明基发布公告之后,京东毫不示弱,立即将价格降至2999元,最低甚至降到2873元。

与此同时,京东会不断给品牌企业打电话,说你堵了半年,价格反而更低了,为什么?你要封杀我,我就打你。京东上卖几百个品牌的产品,在你的品牌上我可以不赚钱,甚至可以亏本卖。让大家都知道网上便宜,都到网上来买,这样对你冲击 得更厉害。刚开始厂家不愿意理,觉得被威胁了,

但半年之后发现堵不住货源,价格还更低,只能合作。合作之后,他们往往受益于京东供应链的高效,而进一步加强合作。

声卡品牌企业创新科技就曾严禁其渠道商给京东供货。2008年初,创新开始主动和京东合作,如今,京东的销量已经大约占据其全国总销量的6%。有时,在京东上一天的销量甚至相当于北京所有传统渠道的销量,创新甚至会专门为京东定制某款特价产品。截至目前,近80%的主流IT品牌厂商都已经和京东直接展开合作。

2008年2月,京东的产品品类扩展到家电。当年4月,韩国LG北京公司派人到京东调查,据说是LG韩国总部受到国美和苏宁的联合投诉:京东上销售的LG某款液晶电视产品比线下要便宜500元,冲击线下渠道,要求LG不要将产品供给京东。刘强东将该款产品的销售数据给LG的调查人员看:每天有多少人购买、是男是女、地域分布、联系方式等一目了然,这些信息都可以与LG共享。

最为重要的是,在京东,LG不需要缴纳进场费、装修费、促销费、过节费。免去各种费用之后,LG通过京东销售产品的利润率可以达到3个点,这比通过传统渠道销售的利润率要高很多。此外,国美给厂商的返款周期为3个月,京东只需要20天。结果,LG没有给京东压力,反而在5月就和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其他家电品牌也陆续与京东开始了合作,“索尼是所有家电品牌里最难谈的了吧?但很快也会直接给京东供货了。”刘强东无不得意地对《创业家》说道。

后端进化

对于一个现代零售商而言,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后端的系统支撑能力。上产品,很容易,请50个员工,拍照片,拷贝信息,粘帖,三天就能上1万个产品,但那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关键要看你的后端系统是否可以消化你获得的订单。

“京东网管是个大白痴!” 2003年6月的一天,刘强东打开京东的BBS论坛,屏幕上出现这几个触目惊心的大红字,显然刚刚上线的网站被黑了。京东技术人员用了几个小时把服务器重装系统,网站终于恢复了正常。20分钟后,刘强东发现首页被换成了“京东网管还是个大白痴!”后来刘强东才知道,他们服务器安装的Windows2000系统没有打任何SP补丁,漏洞百出,并且还有1700多个病毒,一个初级黑客可以轻松攻破。

这是京东刚刚推出论坛时遭遇的一个小插曲,当时其IT信息系统水平可见一斑。对于一个现代零售商而言,其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后端的系统支撑能力。“上产品,太容易了。请50个员工,拍照片,拷贝信息,粘帖,三天就能上1万个产品。但那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关键要看你的后端系统是否可以消化你获得的订单。”刘强东说。

2009年1月16日,京东商城发布了一个公告:由于订单量的增长超过其物流处理能力,建议着急的用户从其他渠道去购买。事情起因于2008年下半年。刘强东估计,经济危机将对网上消费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停止增加配送人员的招募,但2008年11月下旬开始,京东的订单不减反增,而且增幅达到30%,12月再增10%,远远超过了京东的处理能力。直到春节后,这个状况才得到缓 解。

京东在开始做网络零售时,一个交易的流程往往是发帖下单、汇款支付、邮寄发货,整个过程长达十天半个月。从这种只能用“原始”来形容的阶段到目前每天处理1.5万个订单、无线POS支付、京沪穗三地实现一日两送,其支撑能力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这种能力的提升是在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技术升级、流程优化、经验积累、资本投入。

刘强东在创业之前是一位软件开发高手,虽然他大学就读于人大社会学系,但他的兴趣却在于计算机,曾通过开发软件而赚到过十几万。刘强东了解技术的重要性,1998年他刚创业时就开发了ERP系统。用于内部管理和掌握库存,甚至他的第一个员工的工资奖金发放都通过这个ERP系统,事实上,这套ERP系统在经过不断的升级之后,如今已是京东商城的运营中枢。

通过这个ERP系统可以掌握每一款产品详细信息:什么时间入库、采购员是谁、供应商是谁、进价多少、质保期多长、在哪个货架、什么时候收到订单、由谁扫描、谁打包、谁发货、发到哪个分库、哪个快递员发出、客户的详细信息等。

刘强东将京东商品的整个流程分解为34个环节,每个环节可能又都由很多更琐碎的细节组成。在所有的流程中,目前京东自己控制着其中的60%,理想状态下他希望能控制到80%的环节,只有“控制更多的环节,才能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服务品质”。

在2008年年底京东遭遇配送瓶颈时,客服的压力骤增,刘强东很快要求技术团队开发新功能,让用户可以随时查询到自己订购商品的具体状态,而不用再咨询京东的客服人员。这并非一个权宜之计,而是从流程上省去了客服部门的很大一部分工作,若非是自主掌握技术,不可能获得这种灵活性,刘强东相信这种系统的可扩展性将可保证京东掌握未来之路。

“我不知道京东将来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我设计的架构不会有什么瓶颈,系统功能可以随着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刘强东说。目前京东的技术人员已经有70多人,刘强东本人虽然早已不再亲自做开发,但一直兼任公司的技术首席架构师。

在配送方面,京东起初只通过邮局邮寄货物,在用户的要求和提醒下,京东才开始与圆通等快递公司合作,大大提高了配送的速度。但到了2007年6月,京东的日订单量超过3000个,月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第三方快递公司的时效性和服务品质又成为了新的瓶颈,客户屡有投诉。2007年8月,京东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建立自己的配送队伍,其余地方继续采用第三方快递。2009年初,京东新融资的2100万美元中有70%将用于成立控股物流子公司,购买新的仓储设备,配备手持RF扫描器,建设自有的配送队伍。

未来:大而全的困惑

京东商城在3C和家电的基础上,开始做日用百货。质疑声迭起,但刘强东十分坚持。他相信,那是京东的未来。十年后,京东商城一定是一个大而全的网上零售公司。

2008年下半年,刘强东在董事会上提出,京东要在3C和家电的基础上,增加日用百货商品。徐新对此并不同意,在她看来这显然有点操之过急,“3C市场已经足够大,没有必要冒着品牌稀释的风险去增加新的品类”,但她承认刘强东对京东的控制力,“Richard(刘强东)是公司的创始人,公司的决策绝对是他说了算”。

2009年年初,京东开始销售百货商品。

为什么日用百货现在要上?刘强东的逻辑是:“京东已经有200万注册用户,他们希望所有的东西都在京东上买,推出百货产品是为了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我可能三年五年都不会在百货上花多少精力,99%的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3C和家电,直到把它的销售额稳稳地超过100个亿。”刘强东说,“但是如果十年之后来看的话,我可以告诉你,京东一定是大而全的。”

和现实中的商场一样,有人流就会带来销售。京东在拥有了每日上千万的浏览量之后,上百货产品自然也能带来不错的销量。不过,百货与3C、家电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商品,无论是供应商渠道、库存管理、物流配送都有不小的差异。在商品种类做到“大而全”的同时,保持供应链的高效率,这对京东显然是个新的挑战。

我们不妨先看看世界级的“大而全”。亚马逊目前销售超过3000万种商品,2008年销售额192.7亿美元,而库存周转天数不足10天,而京东在商品种类1.5万、销售额13亿的量级上,其库存周转天数需要12天。显然,差距不小。试想,如果2年内京东的商品种类超过10万种、销售额达到100亿,它还能否在现有基础上保持甚至提高效率?

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往往意味着对技术的充分应用和巨额的投资。亚马逊1994年创建,用了超过10年的时间建仓储、物流丰富产品线,完善服务器、数据库架构,其总投资可能超过20亿美元。这种在初创期的巨大投入让亚马逊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创始人贝佐斯一直是华尔街最不受欢迎的人。直到2003年,亚马逊成立8年之后才开始赢利。

在接受《创业家》采访之际,刘强东称,京东已经于2009年4月实现稳定的可持续的赢利,但他要把京东做成健康的“大而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除了自身系统的管理和升级能力,中国零售行业受到的限制太多。比如,多数国内的供货商没有或不愿将其API开放给京东,这就使得京东无法精确掌握货物的信息;国内的库房单体面积往往只有数千平米,而极少有数万平米的大库房,也就是说京东的货物必须分在几个小库房中,这就使得京东几乎不可能真正以流水线装置来传送货物。“能把存货周转天数控制在12天已经几乎是一种极致了”,刘强东说,“到今年年底,我有信心再减少一天”。

刘强东现在的目标是,2-3年内京东销售额突破100亿,净利润两亿元。但他认为,突破100亿之后,“京东反而会有很大的现金流管理风险,因为那时现金流将超过10亿元,将必须要有产出。但现金流是供应商的钱,万一投资失败,京东可能会面临资金流断裂的危险”。

京东的未来空间很大,但不确定性同样存 在。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