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蓝光?
蓝光,英文为Blu-ray Disc,通常也可以简称为Blu-ray或者BD,是一种光存储介质。它主要用于存储高清格式的视音频文件,其物理记录结构类似于普通标准的DVD和CD。
蓝光Blu-ray Disc标志
蓝光的名字起源于其用于刻录/读取光盘是通过蓝-紫色激光完成的,这种蓝紫色激光波长为405纳米,从而可以使光盘可以记录的信息量比传统的DVD更大,传统DVD使用的是波长为650纳米的红色激光。一张双层蓝光光盘可以存储50GB容量的文件,是一张双层普通DVD的6倍,也就是一张单层DVD的10倍。
蓝光光盘
在2008年2月之前,一场旷日持久的次世代高清DVD格式大战在蓝光联盟与HD DVD阵营之间进行,直到2008年2月19日,HD DVD阵营主要支持者东芝正式宣布撤除全部HD DVD业务,这场高清格式大战才最终尘埃落定,以蓝光的胜利而告终。
蓝光技术最初是由蓝光联盟(Blu-ray Disc Association)提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蓝光联盟是由多个消费电子厂商、电脑硬件厂商、电影厂商等共同组成的联盟。截止到2008年10月21日,美国总共有超过970个蓝光软件/电影发售,日本则有540个,到2008年底,美国市场发售的蓝光软件/电影将超过1300个。
蓝光联盟的成立和发展历史
1998年,商业化的高清电视(HDTV)开始出现在消费市场,但这类新鲜事物并不为大众消费者所接受,因为要录制或者播放高清内容需要花费相当高昂的投资。事实上,当时也没有匹配存储媒体可以支持高清编码格式内容,除了JVC的数码VHS和索尼的HDCAM。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人们当时不知道通过更短波长的激光可以在同样的光盘上能够刻录更高密度更大容量信息,其实,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教授早已通过实践发明了蓝色激光发射极,但是出于专利保护的原因,人们不得不推迟蓝光商品化的进程表,为此还引发过一场持久而轰动的专利诉讼。
飞利浦和索尼最初合作研发两个激光发射极应用的项目,主要是针对UDO(Ultra Density Optical,超密度光存储)和DVR蓝光(先锋也参与该项目的合作研发),这些项目其实就涉及到可擦写式蓝光刻录技术,也就是现在的BD-RE技术,两者的核心内容是极为类似的。
第一个DVR Blue模型在2000年10月举行的CEATEC展上首度公开。由于蓝光记录数据层与光盘表层相当贴近,早期的光盘对细微的污物或划伤相当敏感,必须保存在专用的盒子内。
2002年2月19日,这个开发项目正式命名为Blu-ray,即蓝光,同时初期的蓝光联盟正式成立,当时名为Blu-ray Disc Founder group,此时联盟只有索尼、松下、飞利浦、先锋、汤姆逊、日立、LG电子、夏普和三星等九位成员。
2004年5月18日,最初的蓝光联盟再次更名为Blu-ray Disc Association,简称BDA,同时开始允许更多公司参与到这个联盟中,像苹果、戴尔、沃特迪士尼、华纳兄弟、环球唱片等全球知名厂商就是后期加入到蓝光联盟的。截止到2007年12月,全球总共有超过250个厂商加入到蓝光阵营中来。
第一款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蓝光设备,是索尼BD-RE蓝光录像机BDZ-S77,于2003年4月10日在日本正式发售,其价格高达3800美元。然而,这个年代并没有可以对应录制的蓝光视频源节目,也没有发行任何蓝光影碟可以播放。在好莱坞电影公司接受之前,蓝光光盘只是一个新的、更安全的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是在DVD上使用的带有内容复制加扰系统的光盘。
早期蓝光光盘的物理规格是在2004年诞生的。2005年1月,TDK公司宣布研制出一种拥有坚硬聚合物涂层的蓝光光盘,这样早期用来保护光盘防止划伤的塑料盒可以被抛弃了。BD-ROM规格在2006年初被最后确定。洛杉矶AACS财团(2004年成立)开发出了DRM平台,可用于安全地将电影分发给消费者,从而形成AACS标准。然而由于蓝光光盘集团的一个重要成员对此表示质疑,AACS标准一再被搁置,最终在早期硬件制造商(包括东芝、先锋、三星)的强烈要求下公布了一个不包括复制管理功能的临时标准。
2006年6月中旬第一代BD-ROM播放机上市,却被HD DVD播放机在短短几个月里击败。
2006年6月20日第一代蓝光光盘投放市场,采用与DVD光盘相同的MPEG-2视频压缩技术。2006年9月首次开始使用新的VC-1和的AVC编解码器。2006年10月该技术首次用在电影的双层光盘(50GB)中,2008年3月首次用在音频上。
第一款大规模上市的电脑用可擦写蓝光刻录光驱是索尼在2006年7月18日发布的BWU-100A,可以记录单/双层的BD-R和BD-RE光盘,当时零售价格为699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