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网络电视:“追赶”和“领先”的博弈
青岛,一座位于中国山东半岛的海滨城市。与所有海滨城市一样,美丽是她的代名词之一。但是,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带给这个城市无尽美誉的却不是满眼的风景。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崛起了两个家电电子产业巨人,海尔和海信。似乎是滨海的渊源,或者是自从诞生就具有的搏击风浪的水手气质,令这两个巨人同时选择了以“海”为自己的姓氏。
09年3月中旬,太平洋的海风还有些凉。但是,在海信的工厂里,工人们已经在加班加点。因为清明节前后海信即将有两个拳头产品与广大消费者见面。他们就是海信刚刚发布上市的蓝媒网络电视和LED超薄节能次世代液晶电视。——这两个产品不仅仅是海信的拳头产品,更是代表着中国彩电企业最高技术形象的产品。
曾几何时,“追赶”这个词和无数国内企业的命运仅仅联系在了一起。每逢市场上有了新产品、出了新技术,都是有着深厚历史积累的外资品牌抢占先机。不断的产品升级也成为了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竞争的“紧箍咒”: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唐僧一念,任你孙悟空七十二变也太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国内彩电企业更是深深的品尝过外资企业“领先”战术下,国内军团不断“追赶”的痛苦。03年,外资彩电企业在国内迅速布局平板电视产品。国内彩电企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用25年时间获得的全球彩电市场70%的份额,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成了烫手山芋。逐渐被淘汰的巨大的CRT产能,先后令国内数家彩管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并濒临破产。几大终端厂商,不用说全球彩电市场的占有率的维系,即便是在国内最主要的一二级城市市场,在07年底也下滑到了仅有30%左右的尴尬境地。
这种基于“升级”而产生的产业巨变一直是国内彩电、家电乃至是大多数充分竞争行业和外资企业抗衡的最大弱势。彩电产业历史上,从黑白道彩色的升级、从21寸到29寸的升级、从球面到纯平的升级、从CRT到背投的升级,再到平板的升级。每一次转折外资巨头均能凭借“技术”优势占尽先机。
面对这种不断升级、不断追赶的宿命轮回,中国企业必定不会甘于永远寄人篱下。在传统彩电向平板产品的升级过程中,海信彩电异军突起,连续五年保持国内平板市场占有率第一。而维系这一“彻底打倒洋品牌”神话的则是海信彩电产品的“领先战略、高端攻势”。
“如果不能确保关键技术的积累和突破,就不能保证产业的持续性领先,很难长盛不衰,只能昙花一现”,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始终把技术创新看成是企业长期成长的根本。从98年海信涉足平板显示产品的研发、00年涉足视音频核心处理芯片的开发、03年规划液晶模组项目、05,06年进入最先进的LED电视产品开发到今年海信第一个发布了蓝媒互联网电视,海信始终把“领先一步走”看成是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
07年海信液晶电视模组投产是国内彩电产业的第一个,08年海信LED液晶电视上市不仅是国内彩电市场的第一,同时更是打破了国际市场上四大外资军团对这一技术的垄断,09年3月海信互联网电视第一个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不仅领先于国内竞争伙伴,更是把外资对手远远摔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