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两项具体措施的实施,已经使长虹品牌在家电下乡的众多企业品牌中脱颖而出。“走的更快些、想的更细些、做的更周到些,这体现了长虹对衣食父母——普通消费者的殷勤,更为长虹在众多竞争者中率先打开农村市场的大门奠定了基础”,一位行业评论家这样评价长虹的“下乡新政策”。拒不完全统计表明,长虹尽在08年家电下乡的三个试验省份中的产品销售额已经突破8亿元。09年面对家电下乡过程全国规模的推广,再次向活动中长虹渴望获得近百亿的销售额入账。
在家电下乡的活动中,长虹不仅入账颇丰,而且建立了巩固的更具地。长虹在家电进农村的同时,格外强调品牌进农村、渠道进农村:强调真正在农村市场扎根、发芽、成长。以长虹的战略后院四川为例,部分村镇长虹品牌家电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其消费者持有比例甚至超过了60%,几度出现户户有长虹的“长虹电器村”。
长虹如此深入精耕家电下乡市场并非简单的立足于现有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张。在国内家电领域,长虹、海尔、海信已经成长为三个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一线企业集团。通过黑白两条路线的发展,三家企业的产品门类、销售数量均在国内家电企业中首屈一指。但是相比较海尔在全球市场多年积累起来的品牌优势,和海信一直为人称道的技术立起形象,三者之中长虹的实力略显单薄。
为了强化整个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长虹完成了立企50年来最重大的一次转折:面向3C融合企业的转型和上下游通吃的产业链架构。在其主业产品彩电和冷冻产品上,长虹进行了堪称“巨大”的基础投资。华意压缩项目和虹欧等离子屏项目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产业规模都在国内同类投资中属于佼佼者。
基于巨大的产业链规划,势必形成长虹在终端市场上的攻势战略。“即便没有家电下乡,长虹也会自己深挖农村市场”,业内专家指出,“与其说长虹在花力气推动家电下乡工程,不如说是家电下乡帮了长虹的忙,给了长虹更大的机会”。
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型家电企业之一,长虹一直拥有着强烈的国际化梦想。但是在完成一系列的蜕变之前,长虹必须在本土扎好根,尤其是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农村市场扎好根。一个以四川为点,中国为圈,世界为图的长虹版图规划已经初步显现,而家电下乡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重要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