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意识待提高
对于一种商品来说,消费者认知度的高低、是否有潜在和现实的消费需求,是决定其市场发展的最终动力。目前投影仪市场虽然已经启动且不乏活力,但是整体上看,消费者的认知度依然不高,消费意识依然缺乏。
正是因为消费意识缺乏,消费者对投影仪的购买、使用准备不足,使得新生购买意愿的消费者常常最终对投影仪退避三舍。消费者对平板电视都有了一个很高的消费意识,在住房装修时会考虑到布线和插座问题,一旦决定购买,便可以轻松实现。投影仪对房间的布线要求更为严格,如果在房屋装修时就考虑了布线问题,那么后期的安装和使用就会比较方便,但如果是已经住了一段时间又想使用投影仪,则要重新进行布线,比较复杂。再比如,投影仪通常采用吊装模式安装,安装好后想要移动就非常困难,用户想在不同房间里使用投影仪的愿望不容易实现。而平板电视搬运起来虽然也不省力,但至少还是可移动的。此外,与平板电视相比,投影仪在使用时需要与其他设备连接,不能直接处理电视信号。
王宁指出,投影仪普及,不仅需要企业大力提升技术、改善产品质量,更需要在产品使用知识上下功夫宣传,有效地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培育市场消费潜力。
●渠道拓宽应加强
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关系着消费者对产品的接触、认知和了解,最终影响着购买。从目前的投影仪销售来看,渠道不畅已成为一道槛。购买家电产品去家电卖场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但是记者在走访家电卖场时却发现很难看到投影仪的踪迹,偶尔有个别卖场销售,品牌、种类也很少,根本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需求。联想投影仪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投影仪的销售还主要集中在IT渠道,走卖场销售的企业很少。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畅通渠道已经成为家用投影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她说,从消费者的层面上讲,去哪儿买投影仪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家用投影仪市场计划消费和潜在消费群体都在快速增长,但可供选择的采购平台并不多。从企业层面上来讲,主要问题是优秀的代理商难找,虽然看好市场、有好产品,但没有理想的渠道商可拓展。从销售商的层面上来讲,目前水货业务比例仍然相当高,并且许多经销商缺乏专业度和家庭影院解决方案能力。而对于媒体来说,对技术或产品的报道多,对应用和消费模式的推广少,这些都导致家用投影仪在普通消费者中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白为民认为,企业应该考虑的是更长远的发展,布置更多的销售网络,给消费者作更多的产品演示和体验,并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企业还应从抢夺市场转向共同开发市场,推出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对下级渠道作更多的培训及促销支持,并且作好严格的市场管控。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指出,投影仪以前主要用于商务领域,如今要想作为普及性产品进入普通家庭,不仅要在质量的可靠性、技术的完善性、渠道的畅通性和消费的实惠性上下功夫,还要在售后服务上下功夫,彻底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提升企业的信誉度,才能最终赢得消费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