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强大的后端研发和制造能力,三星已经不满足于为别人做嫁衣裳,而是希望自己能够直接站在客户的面前,而这里最大的瓶颈就是品牌。当然,这也没有难倒三星,它很快就找到了快速提升品牌的最好途径,那就是奥运营销。
早在1993年6月,三星前会长李健熙就提出要积极争当奥运赞助商,并将此作为三星市场宣传的核心手段。在不懈的努力下,三星终于成为1998年长野冬奥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全球合作伙伴并持续到现在,合作范围是通信领域。这使得三星的手机业务在两届奥运会后迅速建立起了广为人知的知名度,并最终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如今,以手机为主要产品的通信部门已经成为三星的第一大业务部门。
而且,这种品牌的拉动作用也惠及到了三星的电视机业务,加上三星在上游液晶面板上的提前布局,使得三星在平板时代终于超越索尼、松下等日本厂商,成为全球电视机行业的领头羊。
但是,三星在消费市场上的天花板已经清晰可见:电视机做到了全球第一,前面已经看不到竞争对手;手机虽然超越摩托罗拉位居全球第二,但是与老大诺基亚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还是将这两款产品继续做下去,成长的空间将比较有限。况且,这些消费类产品的利润情况并不太理想——由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对手,三星手机的利润率正在急剧下滑,而电视机和其他家电业务更是处于微利的状况。
这家全球的电子巨人第一次如此迷茫。从2005年开始,三星电子高层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全力发展商用产品的新战略。三星已经看到,商用市场的竞争对手更少,利润也更加丰厚。
三星首先选择了大尺寸液晶显示屏和打印机作为其在商用市场上的突破口。由于具备了从上游液晶面板到下游显示屏完整的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三星进军大屏幕液晶显示屏毫不奇怪,这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三星垂直一体化的产业整合能力。三星的合作伙伴也看到了这一点。“我们与三星在显示器上已经合作了10年时间了,现在每年营业额已经做到了5亿元。2007年三星进入商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会,我们已经在内部成立了独立的面向商用的子公司,尽快突破10亿元的销售目标。”三星的代理商北京三捷恒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秋风表示。
而三星在打印机上的努力也是希望将后端的能力变现出来。如今,三星已经掌握了打印机芯和打印引擎等核心技术,而且也具备了强大的制造能力——由于以前三星自有品牌的打印机的市场份额不高,以至于三星以前有很大的生产能力用于给其他知名的打印机厂商代工。如今,三星要加强自己的打印机业务,势必会丢失大量的代工订单。但是,三星并不担心这一点,因为它相信随着自有品牌打印机市场的逐步打开,富余的生产能力很快就能够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