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顶盒是数字电视产业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决了机顶盒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初期的问题。机顶盒市场充满机遇。相关厂商和投资商都针对机顶盒表现出了极大的期望,并已做好充分准备,争取在这个即将爆发的产业中赢得市场先机。特别是今年,我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提速,地面传输标准的发布和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的升空,都为机顶盒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场篇: 有线机顶盒进入高速增长期 市场容量逾1000万台 四家著名调查研究公司(iSuppli、In.Stat研究、格兰研究、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机顶盒家庭保有量将突破1000万台,市场增量达到800万台以上,同比增长50%。 按机顶盒的三大传输方式(有线、地面、卫星)来分,2006年中国机顶盒市场仍旧以有线数字机顶盒为主,销量达700万台,占整个机顶盒市场的90%以上,IP机顶盒大约有100万台,而地面机顶盒市场拥有量还不到10万台,卫星机顶盒基本用于出口。 在有线数字机顶盒中,基本型机顶盒销量达630万台,占有线机顶盒市场的90%。而双向机顶盒销量达30万台,高清机顶盒销量仅3000台,它们与其他类型的机顶盒一起瓜分剩下的10%市场份额。 国内品牌主宰市场 目前,中国机顶盒厂商已经分为三股力量:代表传统家电厂商如海尔、创维、海信、TCL、长虹、康佳等;代表新兴专业厂商如同洲、天柏、九洲、浙江大华等;代表IT厂商如清华同方、浪潮、华为等。 四家调查公司的数据综合显示,第一梯队的天柏、同洲、九洲、海信、海尔、创维占据着国内机顶盒市场60%的份额;第二梯队的清华同方、TCL、长虹、浙江大华则占据30%多的市场份额;剩下的不到10%的市场份额则由国外品牌或当地自制的机顶盒品牌瓜分。 从机顶盒的出口来看,九洲、同洲仍然占据国内前两名。其中,同洲今年340万台的机顶盒产量中,除了国内销售100万台,其余240万台都用于出口。而九洲出口量比去年翻了一番。目前出口产品中仍然以卫星机顶盒为主。 2006年国内机顶盒市场占有率相比去年略有变化,据iSuppli公司去年对中国机顶盒市场调查的统计数据,九洲市场占有率达20%,而2006年,天柏以300万台机顶盒的销售量占据中国机顶盒30%的市场份额,成为领头羊。排在前五名的品牌分别被天柏、同洲、九洲、海尔、创维所把持。 品牌竞争从区域走向整体 在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初期,各地有线电视运营商更多地考虑到成本以及简单的“模转数”问题,因此机顶盒企业更多以获得当地运营商的订单为主,主要集中在区域市场的竞争。而在今年,随着各地数字电视平移取得大规模的进展,机顶盒企业开始在全国市场跑马圈地,并利用各自的优势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展开差异化的竞争。 以天柏为例,作为专业的机顶盒企业,天柏今年不仅与中信合作赢得600万台机顶盒大单,欲成为国内第一大机顶盒品牌,而且在所中标的广西数字电视平移的项目中,天柏把自己定位为一家终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提倡家庭多媒体终端概念的同时,天柏开始加大融合型终端的开发力度,推出各类双模机顶盒以及一系列融合了IP和DVB业务并兼容高清与标清的综合性终端产品。
根据四家著名的调查研究公司(iSuppli、In.Stat研究、格兰研究、易观国际)和本报对30家机顶盒企业以及运营商采访后得出的综合数据,2006年我国机顶盒家庭保有量将达到1000多万台,市场增量达到800万台以上,同比增长50%。预计到2007年,我国机顶盒市场保有量将达到2000多万台。此外,随着IPTV以及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机顶盒这一产品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虽然2006年的中国机顶盒市场仍然以有线数字机顶盒为主,但是高清和互动机顶盒的发展也不容小视。
从九洲来看,除了机顶盒制造优势外,九洲着眼点开始向消费终端领域拓展。九洲推出了显示屏+新型机顶盒的产品,并销往国外。
代表传统家电企业的海尔加大了对机顶盒产品线的扩充,产品形成了从低端到高端、从普及到个性化全系列的产品线。除此之外,海尔把服务作为最大的卖点,推出一整套包括产品、资金、平移安装、售后服务、内容支持在内的,为运营商全面化解平移困局的“海尔全程无邮运营保障体系”。
内销机顶盒比重增加
2006年,随着中国各城市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大面积推进,中国机顶盒市场增量较去年有近两倍的提升,深圳、青岛、杭州、广西、佛山等地数字电视用户都超过了60万户,各地有线电视运营商在完成了整体平移后也开始进行双向网络的改造。而继今年3月信息产业部颁布了机卡分离行业标准后,9月,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也出台,紧接着直播卫星10月升空,这些利好的消息都促使了机顶盒企业加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
从去年数据看,全国近70%的机顶盒销售到国外,其中主要是DVB-S和DVB-T,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台。而今年,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全国量产的机顶盒40%用于内销,有线机顶盒占据90%的中国机顶盒市场。而这一趋势也将在明年的机顶盒市场中愈发得以显现。
未来几年,中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出口量将持续上升,随着行业标准的明细,市场也将逐步兴起,国内机顶盒内销比重将明显上升,预计到2008年以后国内市场销售量将达到机顶盒总量的60%,出现出口转内销的回流趋势。
价格逐步走低
随着用户和运营商对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2006年机顶盒整体配置更高,尤其是双向的机顶盒逐渐成为标配。以目前平移机顶盒三大种类来看,可分为基本型、增强型和高档型三种。基本型一般提供加密数字电视接收、EPG电子节目指南功能,市场平均价格大概在300元左右;增强型提供电子政务、交通信息、休闲娱乐、新闻、电视杂志、证券、游戏等数据广播业务以及NVOD准视频点播等功能,市场平均价格在600元左右;高档型机顶盒指集成了中间件的机顶盒、支持硬盘带录像功能的机顶盒、高清机顶盒、双向机顶盒等,其中支持硬盘带录像功能的机顶盒市场平均价格在2000元左右,高清机顶盒平均价格在1800元-2000元,双向机顶盒平均价格在1000元左右。
销售渠道开始发生变化
记者在采访30家机顶盒企业中发现,由于机顶盒既是网络终端也是消费电子产品,80%的机顶盒企业认为,机顶盒形成以常规零售终端为主的水平市场是未来的趋势,特别是随着“后平移”时代的来临,家庭第二台、第三台机顶盒将逐步转移到卖场销售。因此,机顶盒的销售渠道将主要以运营商网点和卖场相结合为主。
从2006年机顶盒企业所走的渠道上来看,九洲已经开始在绵阳、成都建立4S店来销售机顶盒。海尔上半年在青岛卖场6个月便零售15000台机顶盒。另外,北京、上海等地的有线电视运营商也开始与卖场展开合作,依托卖场的众多网点对数字电视进行宣传,并销售机顶盒。
在受调查的30家机顶盒企业中,有20%的机顶盒企业认为,水平市场至少在近期还不容易形成。走向水平市场之前,机顶盒的销售最终会以特许专卖店的形式出现,因为机顶盒产品要保障的不仅是硬件的正常运行,更重要的是增值服务、应用的顺利进行,对售后服务的要求更高。
产销仍有浓厚政府色彩
虽然2006年机顶盒市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2005年,产品种类更多,功能应用也更丰富,但目前机顶盒的量产基本上均依赖于各地政府的推动,行政色彩浓厚,而业务本身的市场需求比较薄弱,导致内劲不足,运营商推动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另外,数字电视付费视频节目同质化严重,不足以形成消费热潮,而高清节目又过于昂贵,曲高和寡。再次,被大家充分认识到的增值服务,又由于模式都处于探索阶段,鲜有成功的范例。业界对IPTV、三网融合的认识目前仍然各自有不同的见解,而增值服务必须在互动双向网络的支持下才能施展拳脚。内容的不充分,承载网络态势的不明朗,都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机顶盒的发展。
从技术方面讲,由于目前各地有线数字电视的前端系统、EPG、CA等都不统一,机顶盒产品无法实现自由流通;而从运营方面讲,则主要是依然没有一个成熟、可靠的赢利模式,这些都导致机顶盒目前还不能实现规模量产。
上游篇:国外厂商把持芯片市场
有线和卫星仍是芯片市场主流
与机顶盒市场相适应,机顶盒芯片厂商目前仍然主攻有线机顶盒芯片市场和卫星机顶盒芯片市场。地面机顶盒芯片目前只有凌汛科技和复旦微纳在研发,而且大规模应用需要到明年下半年。用于卫星机顶盒和有线机顶盒的芯片已经发展得很旺盛,但是市场仍在不断地变化,芯片市场烽烟未息。
在机顶盒中,主要的芯片有三部分:RF射频器件、解调芯片及解码芯片。一些半导体企业对上述三种产品都提供,例如ST、NXP和NEC,也有一些半导体企业只针对某一种产品领域,例如Intel(继承原来的卓联芯片业务)只专注在RF射频器件和解调芯片这两个前端芯片上,富士通只针对解码芯片领域。
这三部分结构中,射频器材(俗称高频头)是有线、卫星、地面机顶盒都需要的统一芯片,之后这三种不同的机顶盒利用各自不同的解调芯片转换成相应制式,最后通过解码芯片输出。
国外芯片厂商把持市场
目前国内机顶盒芯片市场中,ST半导体、NXP半导体、NEC半导体等国外芯片企业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从射频器件到解调芯片、解码芯片,国外芯片厂商在芯片技术、产品规模等诸多方面都占据优势。
目前的数字电视信号主要是MPEG解码,而意法半导体(ST)在MPEG解码领域是最强的厂家。据北京水清木华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报告,ST从1995年到2006年连续11年全球出货量第一,2005年出货量高达6100万片,累计出货量近4亿片。另据ST公布的数据,ST在中国国内有线机顶盒芯片市场占有率约70%,在总体机顶盒芯片市场约占50%。
在机顶盒解码芯片领域,NEC、富士通、北京海尔等芯片企业大多避开与意法半导体正面交锋,而另辟蹊径。NEC在卫星机顶盒解码芯片领域方面较为出色。在中国市场上出货量不高的富士通有别于ST等企业,主打的竞争点是一流的用户界面以及超强的功能集成度。而北京海尔是目前唯一能够提供从数字电视信源解码到信道解码及整个解决方案的IC供应商。
去年10月,卓联半导体(Zarlink)将其RF射频和解调芯片业务出售给Intel,今年上半年过渡期结束后,Intel通过原来卓联半导体在中国的资源继承了卓联的地位。此前,卓联在中国卫星机顶盒的RF射频和解调芯片市场占据70%左右的份额,Intel继承了这个市场,尤其依靠Intel自身在全球解调芯片领域龙头老大的地位,足以有更大的市场手笔。
由飞利浦半导体更名而来的NXP半导体除了高频头外,只做有线机顶盒芯片,在国内销售的有线机顶盒芯片市场中占据10%左右市场。NXP半导体的射频器件在国内射频器件市场中占有50%-60%左右的份额,解调芯片占国内有线机顶盒芯片市场的30%左右,解码芯片占国内有线机顶盒芯片市场10%左右。
在解调芯片市场,国产芯片目前表现得较为抢眼。杭州国芯科技的卫星解调芯片GX1101自2005年进入市场,已销售700多万片,是国内目前最主要的卫星机顶盒解调芯片供应商。此外,杭州国芯的有线解调芯片GX1001和有线机顶盒解码芯片GX3000套片已在多个城市得到推广应用,是目前国产芯片中最大的供应商。而在卫星机市场,国芯科技是其中唯一的国产SoC单芯片供应商。
除了杭州国芯外,复旦微纳和凌汛科技也在解调芯片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复旦微纳最近研发了基于地面标准的信道解调芯片“中视二号”,并已开发出应用到机顶盒方面的技术方案,但是要到2007年下半年才会大规模应用。在我国地面机顶盒解调芯片领域,复旦微纳和凌汛科技由于研发技术上的优势占据了市场先机。
复旦微纳、杭州国芯、凌汛科技等国内芯片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一定份额,与欧美的数字电视芯片设计企业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但作为国内新兴的芯片设计企业,它们在资金实力、市场规模、产品积累等方面与国外大公司相比,尚不在同一个数量级,所以必须从紧贴市场需求和本土化服务支持方面体现出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在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品牌与客户的信任度,通过不断积蓄力量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专业化、更多功能整合是趋势
机顶盒芯片产业未来将会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两个趋势:一个是“更专业化”。芯片企业要在每一类单独的芯片方面树立自己的专业品质。比如细分IP机顶盒、PVR机顶盒市场。
另外是“更多功能整合”。就是将数字电视接收终端中的信道解调、信源解码、视频处理及CPU控制等功能全部集成在单个SoC芯片中,并将依据市场的需求,适时推出不同组合的SoC芯片产品系列;扩充接口功能,以达到更强的互连性。
这两个趋势,共同点都是要在尽量简单基础上容纳更多实用的功能。总的来讲,未来芯片性能提高主要在几个方面:CPU速度提高、实时操作系统、更优越的音频及图像处理功能,支持更多的外围接口(硬盘、USB接口、IEEE1394等)。
趋势篇:
明年市场总量将达2000万台
品牌集中度逾发明显
据四家调查研究公司的调查数据,2007年全国的机顶盒市场将会达到1500万台-2000万台,有线机顶盒将呈三倍的速度增长,地面数字机顶盒和卫星机顶盒也将大量增长。
虽然2006年中国机顶盒企业牢牢把控近90%的市场份额,但在全球机顶盒市场排名前列的飞利浦、摩托罗拉、汤姆逊将会不甘示弱,可能会与国内品牌一比高低。
另外,随着第二台、第三台机顶盒市场的崛起,机顶盒品牌洗牌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些小品牌将逐渐被有实力的大品牌取代。
产品向高端发展
机顶盒产品将从目前以平移型机顶盒为主,向高清、互动以及机卡分离机顶盒等高端增值产品发展。而随着市场变化的步伐加快,服务范围的扩大,利用价格低廉的机顶盒不只是我们接收广播的最佳方式,还能使我们获取其他的服务。
例如,上网、打电话和互连其他家电。机顶盒可能会成为家庭内连接所有通信服务的网关,电视、上网和电话三网合一的机顶盒现已问世,不久的将来,四合一的机顶盒将增加一个网络摄像头,为用户提供一个可视电话的工具。
卖场将成主要销售渠道
现在,机顶盒厂家既要负责生产,又要负责销售。而在未来的数年中,机顶盒将必定不能再由厂家负责销售,而要进入普通的家电商场,这才是一种常态的产品销售模式,也是一种正确的产品销售模式。机顶盒的初期养育要厂家和运营商操心,而一旦成熟地进入市场后,推广机顶盒的工作也将随着销售渠道的易位而发生变化。
现在的机顶盒服务是由广电部门亲自来进行的,相对于其他家电商品的销售商服务制,这又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状况,这种状况必定不会持久。广电的服务没有家电销售商那么专业,今后的服务由家电销售商占主导是大势所趋。和现在其他家电的服务状况一致,机顶盒的服务也会逐步成熟起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服务系统,以适应这一新兴事物的发展需要。
总之,随着行业政策的日益明朗,更加清晰的高清、PVR及多媒体终端趋势化的产品定位,中国庞大的数字机顶盒市场(DVB-C、DVB-S、DVB-T和IPTV)潜力,将在明年四处开花。
机卡分离篇:
规模应用需运营商支持
CA系统具有明显地域特征
数字机顶盒中最重要的是CA。由于各地采用的加密方式不同,只有集成国内外主流的CA,才能进入绝大部分国际市场。有些地区以同密的方式将节目下传到用户家中,支持同密将是机顶盒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国外,由于有线电视网络很早就投入商业运营,国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将CA技术用于付费商业电视。国内一些独立运营商的生产商,如永新同方、天柏等企业也开发CA,已有可投入商业运营的CA产品。
据格兰研究公司调查显示,2006年,中国的CA市场格局非常清晰,市场基本被永新同方、天柏、Irdeto、NDS瓜分,其中永新同方又占到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
运营商对CA系统的选择带有区域特征。如:山东省60%以上运营商选择天柏;浙江省很多运营商选择的永新同方。许多运营商同时选择国内外两家CA系统同密,认为国外CA系统更加成熟。
四个直辖市选择的CA系统基本都为国外主流CA品牌,如北京选择Nagra(Canal+)、上海选择Nagra和NDS同密、天津选择Conax、重庆选择NDS、永新同方、中视联同密。中国市场上CA系统厂商已经由过去的跑马圈地,以覆盖多数大众为目标,逐步转变为以销售智能卡为主要目标。国内市场上发卡量最大的厂商是永新同方。
运营商支持是机卡分离关键
尽管信息产业部已于2006年3月确定DVB-C的PCMCIA为机卡分离的推荐性标准,但是目前看来,无论是机卡分离的标准制定,还是机顶盒厂商对机卡分离的采纳,以及各地有线电视机卡分离的推进,都进展缓慢。可以说,机卡分离在中国有线数字机顶盒市场的推广在2006年仍然差强人意。In.Stat研究公司分析师谭颖娜认为,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有线电视运营商们还没有意识到机卡分离对“后整体平移”时代业务发展、收入增长的重要性。
机卡分离在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市场的推广,涉及到政策标准的制定,技术的支持,以及产业链利益分配等等各个方面因素,纷繁复杂。而这其中,如何通过利益分配获得运营商的支持,才是机卡分离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运营商的支持,并实际参与到机顶盒和CAM卡的采购或销售中,机卡分离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且,从机卡分离的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来看,无论是目前实现的CA分离,还是接下来EPG的分离,以及将来最终通过中间件的分离,实现各种应用与机顶盒的完全分离,每一阶段“分离”的实现都需要运营商的支持与参与。
而从目前有线数字电视市场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关注重点都还处于整体平移阶段,主要考虑的还是如何尽快完成模数转换,同时扩大用户规模,控制用户资源。他们并不接受或者根本不在乎机卡分离可以实现机顶盒市场水平化,实现机顶盒成本下降,渠道多样化,进而改善数字电视产业化进程——这个机卡分离提倡者们一直鼓吹的利益。运营商认为,机卡分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并没有让他们直接受益,甚至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减他们通过机顶盒差价获得的一些收入,那么当然没有必要投入力量,帮忙实现机卡分离。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有线运营商完成整体转换,工作的重点必然从增量客户开发转向存量客户的挖掘,通过向细分市场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增值业务,以提高单位家庭支出,进而缩减投资回收期。这时机卡分离的意义才会凸现出来:因为在“后平移时代”的有线数字电视市场,政府和运营商不应该再为用户承担费用和风险,而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提供多样化和差别化的增值业务,拉动家庭用户在数字电视上的自愿支出。而机卡分离正是实现多样化业务差别化提供的有力手段。
以付费电视为例。通过使用机卡分离的机顶盒,最终用户要观看不同的付费频道,例如体育频道、高清频道、专业频道等,只需要自行购买嵌入了条件接收模块的卡,不同的卡被赋予观看不同频道的权限。这样用户就可以任意选择感兴趣的频道,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从而促进付费电视的运营。不仅是付费电视,其他增值应用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由有个性化需求的最终用户自主选择,而不是由运营商向所有用户提供同一水平的应用服务,这样可以帮助运营商有针对性地对细分市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不仅节省成本,还能够提高运营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目前,三种方案都不同程度地完成了产业化准备和在市场上的探索试验:DTV-CI方案自从2006年4月被颁布为行业标准后,展开了猛烈的市场攻势,相继推出了经过认证的十几个厂商的一体机产品和机顶盒产品,在政府导向政策的支持下,在深圳、杭州开展了小规模的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UTI方案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一些广电运营商如河北省、青岛和中广有线的认可和小规模试验的成功,UTI的产业化准备工作也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的测试,目前正在进行行业标准审批的最后流程。小卡方案也在上海进行了小规模的测试,效果不错,但是目前支持小卡方案的CA公司不多。 一体机短时间不能取代机顶盒 国内家电企业康佳、长虹都推出了一体机,一时之间,一体机将取代机顶盒的消息甚嚣尘上。但这个误区是将机卡分离与一体机画上了等号。易观国际认为,短期内一体化机不可能替代机顶盒成为主流产品。 首先,模拟电视淘汰需要相当长过程。我国现有电视机4.7亿台,电视机一般使用寿命为10年。现有模拟电视机淘汰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开通数字电视后,每台电视机必须配备一台机顶盒才能收看数字电视节目。解决现有模拟电视机收看数字电视节目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其次,电视机内置机顶盒技术难度大。由于各地加密方式不同,开展的业务、具体需求不同,数字电视信号源分为有线、卫星、地面三种方式,如果电视机内置机顶盒,需要针对每个运营商专门定制开发,需要集成不同的加密技术、业务模式、接收方式,电视机厂家不可能面面俱到,集成技术难度大。 再次,电视机内置机顶盒市场风险大。由于各地产品不能通用,电视机生产厂家无法事先知道产品将销往哪个城市。针对特定市场生产内置机顶盒的数字电视机,由于单位成本较高,积压风险很大。而机顶盒成本较低,技术升级和服务方便,市场风险较小。 还有,数字电视节目多数为加密付费节目,收看加密电视必须使用机顶盒。最后,机顶盒更新换代快。机顶盒与电视机属于生命周期不同的产品。电视机一般使用时间较长,机顶盒技术发展快,更新换代快。 技术篇: 多媒体终端将是理想产品形态 新型机顶盒将附带硬盘设备 从结构上看,机顶盒硬件系统一般由芯片、内存、调谐解调器、各种智能接口、外部存储控制器、高频头以及视音频输出、电源、机壳等几大部分构成。 芯片是机顶盒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部件,主要进行后端信源解码处理,通常集成有MPEG-2解码器和一个CPU。根据芯片集成度及实现的功能不同,机顶盒芯片供应商推出了面向从低端到高端产品的信源解码器。 调谐解调器的作用是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并且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流,信号流包括视频、音频和一些数据。转换之后,再经过前向纠错,传送到解复用器;调制器用来发送回传信号。调谐解调器的不同成为不同类型数字机顶盒的标准。 计算系统必须要有内存,机顶盒作为一个计算系统需要内存来存储指令和数据。目前机顶盒中的许多部件都需要内存来完成不同的任务,机顶盒中的图形引擎、视频解码和复用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内存来实现各自的功能,机顶盒设备的内存可以分为RAM和Flash内存。
机顶盒中的RAM均为SDRAM,主要是用来存储应用数据,如IBM公司的机顶盒芯片STB045xx及ST的B025xx均集成有SDRAM控制器。Flash用来存贮机顶盒的系统软件、驱动软件、应用程序以及一些大众信息,在系统断电时内容还可保留,同时Flash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对其上所载的软件进行更新,达到机顶盒软件升级的目的。
外部存储设备一般指外挂式硬盘,大容量的硬盘可以用于存储节目流以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用于满足消费者记录、重放所喜爱的内容的要求。
大众可以在收视一个节目的同时记录另外一个节目,或者需要暂时离开而使用延时录像;本地存储和回放信息的能力对于数字电视服务的大众来说是很重要的,同时有些机顶盒也支持对光驱的访问。机顶盒中能否外挂存储设备通常是由主芯片所决定的,只有CPU的处理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支持硬盘的读写,而硬盘的读写也需要更多的内存空间。
可以预计支持热插拔的串行接口的硬盘设备将会出现在以后的机顶盒中。此外,先进机顶盒存储设备硬件也作为流缓冲以实现高性能的VOD功能。
智能接口是多数机顶盒不可缺少的部件,该部分提供了丰富的外部接口。随着机顶盒设备硬件设计的不断发展,大众可用的物理接口也在增加。可以将机顶盒的物理接口分成如下几类:调制解调器接口(PSTN、ADSL、CM)、高速多媒体接口(IEEE 1284、USB、IEEE 1394、RJ45)、RS232、公用接口、智能卡读卡器、遥控器、无线键盘、家庭无线网络接口、语音识别模块、TV和VCR接口。
现在,一些机顶盒STB中采取通用接口CI来完成对CA智能卡的读取,从此使机顶盒可以批量生产,也为机顶盒带来了变化,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间件应用将越来越多
机顶盒作为一个客户端系统,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硬件平台外还需要配备不同的软件系统才能使其完成各种任务。机顶盒中的软件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层:应用层、中间解释层和驱动层,每一层都包含了诸多的程序或接口。
驱动层包括机顶盒硬件的驱动程序和API接口,它主要用于完成对硬件设备的操作,提供操作系统内核以及各种硬件驱动程序。
中间解释层将机顶盒的应用程序指令翻译成CPU能识别的指令,从而通过驱动层去调动硬件设备完成相应的操作。该层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间件、CA驻留软件等。
虽然中间件的使用可以给机顶盒软件的设计和应用带来极大好处,但高昂的使用费用,对硬件需求的增加以及技术上的不成熟使中间件在国内应用较少。随着机顶盒应用需求的增加,未来必将使用中间件的解决方案。
应用层是机顶盒中最直观的部分,目前国内机顶盒中的应用较少。它包括观众日常接触的应用。每台机顶盒自生产之时起就必须包含可称为“电视”的最基本应用。这种应用程序知道如何调谐到广播节目,将电视频道节目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在大多数机顶盒中,这种简单的应用是EPG的一个子集,但在最廉价的机顶盒中,它可以独立存在。
对于各种交互性,交互式机顶盒都会有多种对应的应用程序。当使用新的应用程序时,很可能将它们下载到机顶盒。在大多数情况,不保存应用程序,只是每当需要时再次下载。
电视运营商可决定为所有机顶盒平台上所有应用定义一种一致的界面,或将这留给机顶盒厂商和应用开发人员去做。可运行在机顶盒上的应用程序的目录由内容供应商决定。
产品将出现三大发展趋势
同样,我们从机顶盒的不同层面展望一下机顶盒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机顶盒硬件平台看到,CPU越来越强大;存储功能将成为其标准配置,存储器容量越来越大;MPEG解码器将支持同时解码多个IPTV的节目;图形功能越来越强大:将从简单的OSD,到强大的2D、3D图形引擎;电缆调制服调器功能更加完善:支持高速Internet接入和电子邮件。
在机顶盒的软件方面,标准化的中间件产品将进一步发展,大众将可以共享丰富的应用软件。目前国内机顶盒产品存在从总体上分别向入门级和高端多功能特性发展的两极化趋势。
一方面,政府推动的整体平移将极大地促进入门级机顶盒发展,此类产品具有基本的接收、电子节目指南(EPG),部分还具有条件接收功能,整机成本在400元左右。 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机顶盒产品功能也在逐步演变。机顶盒正在从入门级产品向高端多功能方向快速发展。根据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导向,未来几年机顶盒产品将会出现如下发展趋势: 高清是机顶盒功能的发展方向,这是高清技术和高清市场的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目前高清机顶盒的主要市场在美国与澳洲,中国厂商以针对这些市场出口为主,高清机顶盒在中国还未启动,其发展前景有赖于高清电视在中国的普及以及高清节目源的丰富。压缩和传输技术的进步,使高清电视信号传输和存储成本显著降低,高清卫星电视已经突破了技术瓶颈。 PVR(Personal Video Recorder,个人录像机)机顶盒可以实现实时硬盘录像、画中画、时移、快进快退等功能,用户在观看一个节目时,还能同时录像其他数个频道播出的节目。其便捷、高质、大容量的特性,为工作繁忙的影视迷提供了闲暇时光欣赏影视娱乐的便利,PVR数字电视机顶盒作为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数字电视终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厂商已经逐渐开始关注PVR机顶盒的发展,在欧美地区,PVR机顶盒已成为标清和高清电视广播应用中一个增长很快的市场。 由于PVR机顶盒技术复杂,对硬盘等硬件要求高,其造价成本相对较高,未来的产品定位将在高端市场,利润空间较大,成为技术、资金雄厚生产企业的角逐对象。 随着三网融合的再次兴起及其必然的发展趋势,未来集音频、视频、网络、娱乐消费一体,有别于数字电视一体机的多媒体终端,将成为数字电视机顶盒又一发展方向。智能化的多媒体终端功能强大,其方便应用平台必将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目前,国内市场上部分厂商已经开始在多媒体终端方面进行积极的探讨,这也将对数字电视机顶盒是否成为过渡产品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