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水皮对话李东生:TCL扭亏 国际化实践“鹰的重生”

来源:华夏时报 更新日期:2008-03-19 作者:水皮

TCL集团摘帽在望 2008年回归健康

  一元复始。走过初期国际化的低潮期,对于TCL来说,2008年或将是其崭新层面上的国际化元年。

  新出炉的2007年TCL年报显示,剔除可转换债券公允价格变动之后,去年公司实现整体盈利达3.10亿,并将实现摘 “ST”帽子的预期。在TCL国际化进程回暖的过程中,李东生作为TCL集团的领军人物,对于企业国际化有深刻的反思,对其他想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有一番发自肺腑的“忠言”相赠。

  3月14日,《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与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局主席李东生就TCL国际化3年过往后的“重生之路”,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话。

  欧洲业务重组漂亮翻身

  水皮:TCL在欧洲的业务重组进行得很顺利,基本上很低调就处理掉了,现在来看重组的效果还不错,你们是怎样做到的?经过重组之后的欧洲业务中心有哪些变化?

  李东生:我们当时在选择欧洲的重组方案的时候,兼顾了社会责任和重组成本,是多方面的考虑。当时决定重组的时候,为了避免法国公司的恶性破产,采取了比较平稳的重组方案。当时我反复思考如何重组,也进行了反复的方案评估,在各个方案间的取舍是很困难的。对于TCL来说,可以承受一次重组的成本,但是很难再次承受。

  在实施重组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在企业内部进行了大的人事调整,欧洲的团队人员数量减少了,欧洲业务中心很多的工作都减少了,比如实施“无边界集中”的离岸经营模式,一些服务和支持性工作主要由中国总部这边来发展。

  对欧洲的供应链我们也进行了改进。新欧洲业务中心一成立,就撤销了分散在欧洲各国的8个仓库,实行工厂生产到客户终端接货的按单操作,倡导零库存管理。

  我们面向欧洲的产品主要由当地的工厂生产。比如,波兰生产基地生产和交付产品,而波兰工厂的零配件则由中国这边提供,在这个流程中间,大部分的库存就不存在了,成本大量节约了。

  依托全新的欧洲业务平台我们借助“无边界集中”的经营模式,在组织结构、运营成本、供应链整合等方面狠下工夫,最终推动欧洲业务走出困境。

  水皮:TCL重组欧洲业务与明基的结果完全不同,我记得当时,在一次论坛上,你向宏碁的施振荣请教欧洲的业务重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给你答案,现在你们重组业务成功了,而明基则退出了欧洲市场。

  李东生:我们是邀请过他来做TCL国际化的顾问,但是他当时没有答应,他当时跟我说,以后有什么事,可以保持沟通。我估计明基可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很难重返欧洲。

  水皮:在TCL重组欧洲业务的时候,最大的负担是什么?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

  李东生:裁减人员的经费是最大的负担,当时欧洲业务中心有400多名员工,按照欧洲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在重组协议里需要对被裁人员支付高额的补偿费用。欧洲的工会势力很强大,它会跟你谈很多额外的补偿条款。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额外补偿条款,那谈判的时间就会拉长,最终的结果还是会增大重组的负担。

    在开始重组的时候,我们是决定留用一部分人员的,但是谈判时间太长,谈判变得更加复杂,最后选用一次性裁员,补偿所有人员,然后再返聘部分人员的方式完成了人员重组。在整个重组过程中,我们付出的人工费用大概在8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8亿)左右。

    重组之后,我们目前在欧洲多媒体和通信业务两个中心一共有160多人,其中包括深圳业务平台和在欧洲工作的员工,较之前的400多人的团队缩减了三分之一。

  另外,虽然整个组织随着重组开始,都已步入有序的状态中,但还是要有资金投入去维持这个系统的运营,这部分的费用支出也相当大。

  还有一个是,重组完成后销售模式的改变,导致原来的库存、客户和售后服务等都面临新的调整,对该部分系统原有体系的调整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一些主要的经销商要重新逐个去谈。最终为了完成本次重组,我们总共付出了大概2.3亿到2.4亿欧元费用,这其中包括经销商变动带来的损失。

  水皮:这部分损失的经销商现在有没有全部回归?对TCL在欧洲的销售有没有带来影响?未来在欧洲市场上是否还是以运作汤姆逊品牌为主?有没有想过导入TCL品牌。

  李东生:一些大的经销商基本上都已经谈成。目前,我们在欧洲的销售主要是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建立大客户制度,并大力开发欧洲潜在的VIP客户,并通过有实力的大客户的营销体系在泛欧洲地区继续扩大TCL品牌影响力,像家乐福、Dixon、欧尚等大零售商。

  欧洲市场在2007年上半年的业务很少,新的业务关系都在建立过程中。但从第三季度起业务量已经有所恢复,第四季度的业务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其中销售额虽然比预期的低些,但利润率比预期高。

  目前在西欧市场,导入一个新品牌的难度很大,基本上95%的市场都已由平板电视占领,CRT彩电空间很小,要导入TCL品牌彩电进去比较困难。我们主要以运作汤姆逊品牌为主,这个品牌在法国、西班牙、德国的影响力比较大,可能在英国比较弱些,但目前整体来说,我们对于重组之后的欧洲业务还是很有信心。

“海外市场有很多潜规则”



  水皮:TCL在国际化道路中,有没有可以给其他企业做借鉴的教案?你个人对有欲望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有什么样的建议?

  李东生:我们很乐意帮助其他企业少交学费,但现在对TCL国际化的定性,可能为时尚早,毕竟现在还没有到对TCL国际化作总结的时候。

  对于其他企业的建议,我在过往的3年中谈过多次,现在也没有什么变化。首先,我觉得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对大的宏观环境要有了解,对市场的机会和挑战要了解,对并购的方案要符合实际。

  我们在收购汤姆逊的时候,就没有料想到国际彩电市场的变化会这么快,平板电视迅速取代显像管电视,成为主流。我们本来是看中汤姆逊的一项DLP微显技术,这个技术对PDP(等离子)会很有竞争优势,现在回过头看,我们当时太乐观了,对产品和技术判断失误。

  但从战略判断上,我们并没有错,走国际化道路,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是正确的选择,我们主要是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并购对方,而不是通过现金收购对方,这样对于企业的资金就不会造成压力。

  第二个,对于当地的社会环境、法律和法规要了解。我们当时并购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对于很多欧洲的潜规则不了解,比如裁员的补偿问题,你如果不给他们额外补偿,就会由工会进行谈判,时间就会拉得很长,代价会比直接给员工补偿代价更大,因此只有按照欧洲市场的“惯例”,加码赔付员工才能迅速解决问题。
其实,TCL的重组计划我从2005年就已经提出,但是到2006年要正式实施,过去8个月间,一个人都没有裁成,这就是对当地潜规则不了解造成的。

  再一个,企业走向海外,要做好人员的筹备,如果短时间内没有能推动国际化的团队,对于企业去实现国际化,影响会很大。如果企业是从做业务开始,由小做大,团队的配置不会对企业造成大的影响,因为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积累经验,但通过并购这种方式,企业规模和业务量迅速放大,没有成熟的有经验的团队,你的风险也会迅速放大。

  水皮:在TCL进行国际化之前,有没有相关的具备国际并购经验的人员?你们是如何解决人员问题的?

  李东生:这其实是一个“先有舞台,还是先有演员的问题”。在我们国际化之初,如果没有舞台,是很难吸引到人才的,别人没有见到你的国际化是什么样子,不可能会过来跟你做。一方面,我们是进行内部培养,另外,就是到外面招揽人才。其实,从1999年TCL开始国际化,到2005年实施并购计划,我们在国际化方面还是有相当的人才储备和经验的。

  但在并购汤姆逊方面,还是犯了乐观的毛病,当时看到了风险,但是对于如何规避风险,我们有些过于理想化。

“政府要替企业出海护航”



  水皮: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自我做足准备的同时,对于政府有什么样的希望?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感触?

  李东生:政府应利用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十六大提出企业“走出去”战略,这个导向是对的,但缺乏具体措施来支持,到2006年底才陆陆续续有一些措施出来。我们希望政府在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有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现有的支持力度不够。我们当时在并购汤姆逊的时候,交易成本1亿欧元,政府的支持只有1/10。另外,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要有长远的规划。

  我们的国际化观念要改变,并不是把产品卖到国外,就是国际化,而是在当地建厂,打品牌才是国际化,但国家在这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国外企业到中国来发展,它们的金融机构迅速提供资金支持,但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得不到中资金融企业的支持,很多金融机构的网点不够,国家也没有很多的金融政策支持。我认为,政府应该设立一些专项贷款支持企业走向国际化。

  第三个,国家对外的经济谈判中,要更加强硬和有力。现在只有国外的企业来中国要求我们开放各类行业,但是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就没有人管,当时的使馆和商务部资源有限,根本没有办法去支持企业的发展。

  我们的政府应该在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提供保驾护航的作用,为企业打开当地市场提供有力的政府支持。美国、法国、日本和韩国在其企业全球化过程中,政府和金融机构都在制定政策、贸易谈判、金融信贷和兼并收购中给出很多倾斜。而且通过全球化,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变化多端的国际市场中抗风险能力更强。另外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政府也有比较强的干预能力,我希望,在一些需要我们政府出面的时候,政府能够积极地站出来,为企业撑腰。

最新平板电视人物访谈

夏普媒体开放日,展示中国市场新战略

近日,借助上海家电展的机会,亦适逢在夏普111周年庆生之际,夏普中国携全系家电、显示产品,以及S

TCL王成:直播带货增加用户比销量重要

王成在专访时特意提到,绝大多数的中国电视用户对画质没有太多的感觉,对于行业发展来说,这不是一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