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看到了这种市场认可的从在,才出现了《国际金融报》评论中的“为了谋求市场份额,一些外资品牌倾向于‘走捷径’,用低价残次品以次充好、以假当真,导致消费者受骗上当”的一幕的出现。也真因为这种国内消费者对外资品牌的“信任”才导致外资品牌敢于“玩火”,敢于“放纵自身”。
外资品牌的战略主体目的无疑是市场占有率。但是在平板电视产品同质化严重,定位在高价格的外资产品竞争力不足的背景下,要想夺得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外资品牌只能做出“盲目追求销量的降价”,进而导致了“部分售后服务跟不上”的现象。
《消费日报》把这种现象成为外资品牌的“品质泡沫”。该报援引国民经济研究所彩电行业研究专家叶平先生的话说,“国产平板取胜的关键,在于品质与服务这两点强过外资”,“外资彩电因降价而降质所引发的服务危机正日益加重”。业内人士也分析指出外资品牌“质量门”和“售后门”的曝光,应当被认为外资品牌的“品牌神话”和“品质泡沫”已进入破灭期。
分析认为,早期外资品牌依靠高价格积累起来的“高档”口碑的延续需要长期的在高质量、高价格产品路线上的战略部署。一旦,外资品牌产品切入到普通低端产品的竞争中,自然会面临着品牌认同下滑。更为严重的是,并没有习惯于中低端产品低利润比的外资企业,必然希望在中低端市场继续保持高额利润。这种对低价为产品的“不正当”的“高利润”追求就成了导致产品质量下滑严重,售后投诉显著增加的初始原因。
同时,业内人士把外资平板投诉比例的增长的原因也归结为“产品品质”下滑造成的。《江苏商报》以“平板品质是服务的根源”为子标题,并指出国研中心调查表明:外资彩电的服务因高价低效、品质不稳而使得投诉率猛涨3倍。专家分析,售后服务是产品质量保障的最后环节,在这个环节上的大量问题事件的出现表明,部分外资品牌、部分产品在品质控制上存在着“自我放纵”。
这次外资品牌质量和售服危机的出现,给国内平板市场敲响了警钟。“在精明的上帝面前,任何瑕疵都不会被乌云彻底蒙蔽。”与其说是消费者的信任放纵了部分外资品牌,倒不如说是外资品牌自身的放纵放纵了自己。而且这种自我放纵将会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