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5年11月份,就有报道称,上广电已经启动六代液晶面板线的融资规划,主要采取私募方式,面向欧美市场,由德意志银行负责募集资金。总裁办公室的人士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他对此并不知情。目前该计划迟迟没有落实,关键就是资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毕竟20亿美元的投入成本对于上广电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银河证券分析师朱力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五代线注入广电电子,肯定会给六代线的上马带来更多融资机会,但是停牌一周的时间里,没有新的信息出现,因而此次注入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还需要根据上广电发布的新信息做出判断。”南京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洪道也向记者表示了类似的看法。此前在液晶面板市场低潮期,京东方曾经试图进行过五代线的剥离,但是随着市场回暖,又紧急叫停。
对于在有些国外液晶面板企业已经进入七代线和八代线的生产时,还在苦于为六代线的上马融资的上广电等国内企业来说,七代线、八代线还不现实,反观六代线投资的规模相对七、八代线要小很多,技术跨度也不大,原材料供应链相对稳定,上广电总裁办公室的人士也向记者表示选择六代线“很正常”。在国外企业竞争大平板市场的时候,上广电等国内企业的跟随策略可以让他们继续在中小平板市场有所作为,五代线的发展也为六代线储备了人才、技术和经验,可以更好地把握六代线。银河证券分析师朱力军清醒地指出:“液晶面板技术发展迅速,市场波动比较频繁,而且受到等离子等显示设备的冲击,至于上广电在正式投产后,液晶市场还能否保持现在的上升期,现在下结论都为时过早。”不过他表示:“能上马总比不上马好,要不然与国外企业的差距越拉越大。”
2007年全球液晶面板市场在经历了一段低潮后终于复苏,国内三大液晶面板厂商上广电、京东方和龙腾光电也受益匪浅,纷纷摆脱亏损开始赢利。但这股回暖的东风带来的不只是和风细雨,还让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去年年底,已经酝酿一年多的三方重组方案,在上月广电电子和京东方分别发表公告之后暂时搁浅,貌合神离的国内三大液晶巨头又回到了独立发展相互竞争的状态;1月14日,上广电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同时停牌,引发业界关注。